塞罕壩樣本折射的協同思路

2017年12月15日08:23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塞罕壩樣本折射的協同思路

  三代造林人半個多世紀接續奮斗,讓貧瘠沙地變成綠水青山。12月5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宣布,中國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得2017年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北部的塞罕壩,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林,總面積達112萬畝,堪稱人工造林的世界奇跡。從衛星雲圖上看,這片深綠猶如一隻展開雙翅的雄鷹,牢牢扼守在內蒙古高原渾善達克沙地南緣。從生態價值上說,塞罕壩每年可涵養水源、淨化水質1.37億立方米,固碳74.7萬噸,釋放氧氣54.5萬噸,是京津冀和華北地區當之無愧的水源衛士、風沙屏障。同時,這片萬頃林海還和承德、張家口等地的森林連成一體,為京津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綠色支撐。

  塞罕壩是生態修復的樣本,更是三地協同發展的縮影。同處一個自然流域、一個生態系統,京津冀的生態治理與環境保護理應統籌考慮、協同聯動。從地理特征上看,河北省多地處於內蒙古高原到華北山地的過渡地帶,系多條河流發源地,生態區位極其重要。基於此,三地協同發展規劃中明確其作為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隨著三地協同發展步伐加快,從綠化造林到綜合治理山水林田湖,從打造綠色生態屏障到建設京津冀生態涵養區,更多的“塞罕壩”躍然而出。可以說,根據三地地理特征與功能定位來統籌區域生態治理,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

  京津冀協同的持續推進,也為功能特殊、環境脆弱的生態涵養區帶來了新的機遇與可能。尤其是加快實施一批重大生態修復工程,為其承接京津產業轉移創造了良好條件,讓當地的綠水青山真正變為金山銀山。比如,近些年張承地區憑借優良的生態環境,在積極承接京津高新技術產業轉移和科研成果孵化轉化中有了加分項,借機大力發展電子信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產業,著力打造“京津冀大數據走廊”上的“綠色大數據”基地,生態優勢逐漸化為經濟優勢。

  因為協同,過往地處京津冀生態涵養區的“貧困帶”,找到了生態產業發展的增長點,實現了生態良好、生產發展、生活改善的多贏局面。我們期待在三地攜手發展的大格局下,這樣的協同紅利能更多、更充分地釋放,守護水土,也守護未來。(范榮)

(責編:賀迎春、董菁)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