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生態宜居留住美好鄉愁

金正波

2018年01月02日08:0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讓生態宜居留住美好鄉愁(金台視線)

建設生態宜居的現代農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農村地域廣袤,居住著6億多人,如果農村的生態環境搞不好,建設美麗中國便無從談起。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炊煙在新建的住房上飄蕩,小河在美麗的村庄旁流淌……我們世世代代在這田野上生活,為她富裕,為她興旺……”千百年來,人們寄情田園、贊美田野,祝福家鄉。然而,伴隨著工業化、城鎮化迅速推進,長期以來農村粗放的發展方式日漸打破了生態平衡,污染加劇,農村生產生活環境遭到破壞。一方面,濫用化肥農藥,以及畜禽養殖、農作物秸稈和農田殘膜等農業廢棄物處置隨意,農業面源污染嚴重﹔另一方面,近年來,工廠下鄉佔地、城市垃圾向農村轉移、過度開山毀林等新問題日漸突出。老問題、新情況交叉,再加上以往認識不足、重視不夠,農村生態環境亟待治理。

農村發展的這些“痛點”,是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的難點,也是解決問題的著力點。

發展循環經濟,轉變發展方式。守住綠水青山,才有金山銀山。農村的生產、生活與生態是一個天然的有機體,我們必須尊重規律、保護環境。然而,我國傳統農業生產一直是“資源—產品—廢棄物”的線性模式,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不小。據統計,我國40%的畜禽養殖廢棄物未得到資源化利用或無害化處理,是農村重要污染源,治理難度大。如果轉變發展方式,實現“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循環利用,可以從源頭上減少污染,實現無害化、低排放、可持續發展。比如農作物秸稈,在循環利用方面就大有可為:實施秸稈機械化還田,增加土壤肥力﹔培育秸稈飼料加工企業,促進畜牧業生產﹔畜禽糞便回收,用於農作物種植,減少使用化肥。當循環理念融入農業農村的方方面面,實現綠色生產與生態環保的良性互動,可謂一舉兩得。

提升基礎設施,補上歷史欠賬。近年來,我國新農村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但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相比,仍然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農村發展滯后,最直觀的體現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欠賬多,城鄉差距大,中西部農村的發展甚至與時代脫節。一些已建成的農村公路,常年缺乏管護,已嚴重破損﹔缺乏供水、蓄水設施,農田灌溉、防洪排澇無保障﹔排水管網系統不健全﹔廁所臟亂差等現象在一些農村地區還比較普遍。隻有從最基礎的方面入手,切實解決“出行難”“洗澡難”“如廁難”等民生難題,才能讓農村更清潔、更宜居、更便利。

規劃因地制宜,留住鄉愁村韻。宜居不宜居,老百姓最有發言權。我國農村地域廣闊,村情千差萬別,地理位置、經濟基礎、資源稟賦、民風民俗各不相同。因此,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要從實際出發,因縣、因鄉、因村施策,科學規劃,充分尊重村情民意,切忌“一刀切”“一窩蜂”。就拿村庄環境整治來說,一些基層政府為了打造面子工程,拆並村庄,讓農民上樓、搞集中居住,甚至“造景”“樹牌”,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丟掉了鄉村特色,違背了群眾意願,花了不少冤枉錢,老百姓還不買賬。我們不僅要刷新農村“顏值”,不僅要“面子”,更要注重“裡子”建設,既美又好,農村才有旺盛的活力。

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決不可能一蹴而就,隻有從人民群眾的需求出發,著力改善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突出問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任接著一任干,才能扎實穩步推進。

《 人民日報 》( 2018年01月02日 20 版)

(責編:施麟、賀迎春)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