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大力開展防震減災科學普及

鄭國光
2018年07月27日09:1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面對多震災的國情,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開展防震減災科學普及,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全面提高全社會防震減災綜合能力。

  防震減災科普工作使命光榮

  這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和科學普及重要論述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同自然災害抗爭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永恆課題。要更加自覺地處理好人和自然的關系,正確處理防災減災救災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不斷從抵御各種自然災害的實踐中總結經驗,落實責任、完善體系、整合資源、統籌力量,提高全民防災抗災意識,全面提高國家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防震減災科普是常態減災的基礎性工作,與防震減災科技創新同等重要。新時代防震減災科普工作必須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和科學普及重要論述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更加注重災前預防,更加注重綜合減災,更加注重風險管理,更加注重發揮市場機制和社會力量作用,為全面提升防震減災綜合能力奠定堅實基礎。

  這是做好新時代防震減災工作的必然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中央、國務院對防震減災提出更高要求,人民群眾對生命財產安全的期待更加迫切。作為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基礎環節,新時代防震減災科普必須緊密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需求,不斷豐富工作內涵,大力普及防震減災科學知識,弘揚防震減災科學精神,傳播防震減災科學思想,倡導防震減災科學方法,提高全民防震減災科學素質,推進新時代防震減災科普現代化建設。

  奮力推進新時代防震減災科普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們積極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防震減災科普協同合作機制逐步健全、社會服務能力明顯提高、市場參與氛圍初步形成,公民防震減災科學素質顯著提升。新時代新要求,做好防震減災科普工作責任重大,我們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和科學普及重要論述,堅持需求導向,全面創新發展,在全社會掀起防震減災科普熱潮。

  推進防震減災文化建設,全面提升全民防震減災科學素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減災文化源遠流長。在與包括地震災害在內的自然災害長期抗爭中,形成了“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等精神和理念,是防震減災文化的歷史積澱。弘揚防震減災文化,就要以更加適應公眾地震安全緊迫需求的科普供給,更加貼近公眾防震減災偉大實踐的科普服務,更加符合時代發展的科普事業創新,著力解決事業發展的主要矛盾,大力普及防震減災知識,厚植國家防震減災的群眾基礎,讓主動防災、科學避災、充分備災、有效減災成為人民群眾的實踐自覺,使我國防震減災成果普惠於廣大人民,持續增強全社會防震減災綜合能力。

  推進防震減災科普現代化,防范和化解重特大地震災害風險。我國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和歐亞地震帶之間,強烈地震和突發地震災害對經濟社會安全發展的現實危害和潛在威脅長期存在。要防范和化解這些風險,就必須大力推進防震減災現代化和科普現代化。倡導開放、融合、共享、互動的理念,穩步推進防震減災科普服務信息化、精准化、均等化建設。實施“互聯網+防震減災科普”行動,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打造權威的科普網站,塑造一批有影響力的科普平台,實現防震減災科普分眾傳播,提高防震減災科普現代化水平,提升防震減災科普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增強公眾憂患意識和全社會風險防控能力,最大限度減輕大震巨災風險,筑牢地震安全屏障。

  推進深化改革和創新發展,開創新時代防震減災科普工作新局面。要加強黨對科普工作的領導,落實中央創新發展科普事業的各項政策,強化頂層設計,完善工作機制,落實主體責任,加強隊伍建設,調動社會力量,狠抓工作落實,確保防震減災科普創新發展。發揮大學、研究所、專家的作用,加強防震減災科普研究,堅持防震減災科普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加快防震減災科技成果的科普轉化,著力解決科普“為了誰”的問題。堅持公平普惠、重心下移,加大面向基層的供給力度,及時掌握科普需求變化,圍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打造科普品牌,實施科普精品工程。通過改革創新,大力推進防震減災科普快速發展,奮力譜寫新時代防震減災科普工作新篇章。

  (作者為中國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


  《 人民日報 》( 2018年07月27日 16 版)
(責編:馮粒、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