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晰作戰目標 確定主攻方向 部署攻堅任務

河北污染防治攻堅戰這樣打

2018年08月23日20:10  來源:中國環境報
 

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碧水保衛戰、推進淨土保衛戰、加快生態保護與修復,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這是河北省委、省政府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作出的最新部署。

8月9日,河北制定出台《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這是建設新時代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的頂層設計,標志著河北省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打響。

細化目標,三年內總體改善

目標是方向。河北省政府副省長李謙介紹說,“《實施意見》在目標設定上既體現河北擔當,又遵循歷史基礎,切實可達可行,做到鼓舞人心,激發工作動力。”

記者從《實施意見》中看到,河北設定的總體目標為:到2020年,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

“在總體目標下,河北結合實際,進一步細化、實化了各項具體目標。”李謙介紹說,在空氣質量方面,河北在細顆粒物濃度指標外,增加了優良天數比例作為約束性目標,提出,到2020年,全省設區城市細顆粒物平均濃度較2015年下降28%以上,較2017年下降15%以上,達到55微克/立方米,全省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比率達到63%以上。“此外,針對細顆粒物濃度未達標城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降幅度高於全省一個百分點。”

在水環境質量方面,河北從提升好水比例、減少劣水比例兩方面設定了目標任務,到2020年,全省地表水Ⅰ類~Ⅲ類水體比例達到48.7%以上,劣Ⅴ類水體比例控制在25.7%以內﹔近岸海域水質優良(一類、二類)比例達到87.5%。

河北省環保廳水環境管理處副處長趙憲偉告訴記者,河北省八大水系總體為中度以上污染,水環境質量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實施意見》確定的目標,與國家下達河北省的‘十三五’環保約束性指標、水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近岸海域水質考核目標一致,通過持續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預計可超額完成上述目標任務。”

在主要污染物減排方面,河北確定的4項主要污染物減排比例均大幅高於全國總體水平。其中,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比2015年減少28%,高於國家13個百分點﹔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減少19%,高於國家9個百分點﹔氨氮排放量減少20%,高於國家10個百分點。

在土壤環境質量方面,河北設定的目標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1%左右,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重點行業重點重金屬排放量比2013年下降12%,高於國家目標。此外,河北還明確提出,全省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佔比達到20.7%﹔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36%。

在中遠期目標設定上,河北提出,到2035年,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根本好轉,美麗河北目標基本實現。到本世紀中葉,生態文明全面提升,實現生態環境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聚焦短板,打響三大保衛戰

在河北省環保廳廳長高建民看來,將美麗河北的藍圖變成施工圖,必須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聚焦問題、聚焦短板,精准發力、科學施策。“具體來講,就是要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扎實推進淨土保衛戰。”高建民告訴記者,“通過三大保衛戰,切實解決一批社會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使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三大保衛戰是河北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主戰場,是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決定性因素。河北提出,要以背水一戰的決心和力度,深化、拓展一系列治本攻堅的“硬措施”,舉全省之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讓藍天常在,繁星閃爍,河北在藍天保衛戰中,將突出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用地結構調整,強化區域聯防聯控和重污染天氣應對,重點聚焦散煤治理和燃煤鍋爐整治、工業企業達標排放和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調整、“散亂污”企業整治、機動車(船)污染治理、揚塵污染綜合治理、秸稈和垃圾露天焚燒專項治理、實施國土綠化、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等9項攻堅任務,力爭到2020年,全省煤炭消費總量較2015年下降10%,8個傳輸通道城市平原地區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壓減退出鋼鐵、煤炭、平板玻璃、水泥、焦炭、火電產能分別達到4000萬噸、3000萬噸、2300萬重量箱、500萬噸、1000萬噸、150萬千瓦,“散亂污”企業實現徹底“清零”,鐵路運輸比例達到50%以上,全省大氣環境質量實現根本性、結構性扭轉。

在碧水保衛戰中,河北堅持污染減排和生態擴容兩手發力,提出著力打好水源地保護、城鎮污水和黑臭水體治理、工業污水限期達標整治、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河流湖庫流域綜合治理、地下水超採治理、渤海綜合治理、雄安新區及白洋澱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等八大攻堅戰役,3年內,全面完成黑臭水體整治任務,90%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完成納污坑塘整治,退減地下水超採量51億立方米,白洋澱湖心區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Ⅲ類~Ⅳ類標准,37個不達標水體全部實現達標,水環境質量大幅改善。

在淨土保衛戰中,河北重點圍繞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土壤環境重點污染源整治、健全垃圾處理處置體系、加強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加快建設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等五大方面,組織開展集中攻堅,到2020年,編制完成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分類清單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所有設區市和縣城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全覆蓋,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進一步夯實土壤環境安全基礎。

高建民向記者解釋說,三大保衛戰中,河北在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文件基礎上,立足河北實際,突出地方特色,對攻堅舉措進行了創新和細化。他舉例說,在藍天保衛戰中,河北增加了調整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結構、整治“散亂污”企業、禁止秸稈和垃圾露天焚燒等治理任務,在碧水保衛戰中,增加了打好工業污水達標整治、河流湖庫綜合治理、地下水超採治理、雄安新區及白洋澱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等4項任務,在淨土保衛戰中增加了土壤環境重點污染源整治、建設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等內容。

筑牢屏障,加強保護與修復

一手抓污染防治,一手抓生態保護和修復,《實施意見》就加快生態保護與修復列專章進行了部署。

“河北是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目前,河北已在全國率先劃定了生態保護紅線,紅線區域面積4.07萬平方公裡。”河北省環保廳副廳長呂竹青說,優化筑牢生態安全屏障,河北將統籌開展生態保護與修復,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記者從《實施意見》中看到,河北將以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露天礦山綜合整治、加強自然保護地建設與管理、堅決查處破壞生態行為、有效防范生態環境風險為重點,組織開展專項整治。

自然生態保護處調研員侯金池介紹說,與中央文件相比,河北在加快生態保護與修復中,增加了“自然保護地管理、露天礦山綜合整治、防范生態環境風險”等自選任務,力爭到2020年,全面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開展生態保護紅線監測預警與評估考核,責任主體滅失礦山跡地綜合治理率達50%以上,持續開展“綠盾”監督檢查專項行動,建設衛星遙感實時監控體系,有效防范生態環境風險。

治本攻堅,推動高質量發展

“環境問題說到底是發展問題。”高建民認為,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必須把調整結構、轉型升級作為治本之策,以最少的資源能源消耗、最低的污染排放、最小的生態影響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實施意見》將“保護優先、綠色發展”作為基本原則,提出要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硬約束,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突出治本攻堅,河北緊盯調整優化產業布局、產業綠色轉型、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等5個方面進行安排部署。

在調整優化產業布局上,河北將對重大經濟政策、產業布局、重點區域、重點流域開展規劃環評,調整不符合生態環境功能定位的產業布局、規模和結構。對各類工業園區進行集中整治,限期進行達標改造。加快城市建成區、重點流域的重污染和危化企業搬遷改造。修訂完善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型行業准入條件。

在推動產業綠色轉型上,河北將大力實施“萬企轉型”行動,構建綠色產業體系。壓減過剩產能,嚴禁鋼鐵、水泥、煤炭等行業新增產能。淘汰落后產能,妥善處置“僵尸企業”。培育發展新動能,聚焦大數據與物聯網、信息技術制造業、先進環保等10個重點領域,建設一批示范基地和產業集群。

在發展節能環保產業上,河北將培育一批骨干企業,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節水管理、環境第三方治理,積極探索區域環境托管服務等新模式,培育一批高水平、專業化節能環保服務公司。

在推進能源資源全面節約高效利用上,河北將強化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到2020年,全省萬元GDP用水量較2015年下降25%。加強工業節能管理,推廣先進節能技術,提高綜合利用水平。加強碳排放和大氣污染物協同控制,到2020年,全省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20.5%。

引導公眾綠色生活,河北將組織開展全民節水行動、綠色創建活動,制定快遞業、共享經濟等新業態的規范標准,推動形成節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

改革創新,大幅提升治理能力

污染防治攻堅戰是一項復雜龐大的系統工程,必須凝聚治污攻堅強大合力,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

“圍繞河北省生態環境治理體系中的薄弱環節和突出短板,《實施意見》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攬子’深化生態環境治理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舉措。”高建民介紹說。

以改革創新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實施意見》從完善生態環境監管體系、健全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健全生態環境保護經濟政策體系等6個方面提出了改革意見。

在監管體系方面,河北突出深化省以下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提出進一步完善農村環境治理體制,加快推進鄉(鎮、街道)環保所全覆蓋。同時,嚴格生態環境質量管理,推行排污許可制度,到2020年,實現“一証式”管理,健全環保信用評價、信息強制性披露、嚴懲重罰等制度,建立跨部門聯合獎懲機制。

在監測體系方面,突出完善機動車遙感監測網絡,全面建設秸稈禁燒視頻監控和紅外報警系統,推進鄉鎮、開發區、港口作業區空氣質量監測站和出入境河流斷面水質自動站建設,建立重點河流跨市界、縣界斷面監測體系,重點排污單位全部在線監測。到2020年,初步構建覆蓋大氣、水、土壤、生態和省、市、縣、鄉、企業的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建立生態環境監管大數據平台。

在經濟政策體系方面,突出探索創新有利於生態環境保護的財政、價格、稅收、投資等經濟政策,明確加大財政投入,補齊農村環保投入短板,建立完善事權與財權相統一的財政投入機制,推進社會化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建立綠色發展基金,實施與京津跨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

在法治體系方面,突出完善環境執法司法聯動機制,加大執法檢查力度,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定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防治條例、揚塵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法律規章,整合組建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隊伍,將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機構列入政府行政執法機構序列,加強財政保障。

在能力保障體系方面,突出對臭氧、揮發性有機物、機動車尾氣、黑臭水體、制革行業廢棄物及相關性的污染治理開展專項研究和前瞻研究,規范各設區市大氣污染排放源清單編制及源解析工作,發布實施鋼鐵等行業超低排放標准和大清河、子牙河等水污染物排放標准,健全跨部門、跨地區環境應急協調聯動機制,增強應急監測能力。

在社會行動體系方面,突出搭建生態環境保護公眾參與平台,建立重點工業企業履行主體責任承諾書制度和環保“領跑者”制度,加大舉報獎勵力度。

同時,在加強黨的領導方面,《實施意見》提出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進一步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制定對各市(含定州、辛集市)黨委、人大、政府以及省直有關部門、雄安新區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實施細則,建立市、縣(市、區)生態環境質量、重點任務進展情況通報排名獎懲機制,加強環境保護督察,實施目標績效考核,嚴格責任追究。 (記者周迎久 張銘賢)

(責編:初梓瑞、庄紅韜)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