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多樣的物種 多了重保護

楊文明

2018年11月14日08:0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多樣的物種 多了重保護(美麗中國·和諧共生)

核心閱讀

雲南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省份之一,是我國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寶庫和西南生態安全屏障。同時,雲南也是全球34個物種最豐富且受到威脅最大的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日前,雲南出台省級生物多樣性保護地方性法規,以期更加保護好這個重要的種質資源庫。

擴散、放生或者丟棄外來入侵物種的,最低處2000元罰款﹔在自然保護區擅自引入外來物種,最高處15萬元罰款……近日,《雲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頒布,並將於2019年開始實施。

生物多樣性豐富,同時也很脆弱

“上世紀,科研人員為了拍到滇金絲猴要花幾十天,如今在白馬雪山,民眾近距離就能觀察到滇金絲猴。”雲南省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史政表示,保護生物多樣性任務艱巨,但隻要持之以恆,就能看到效果。

“雲南各類物種種數、國家重點保護的物種種數均接近或超過全國的50%。”雲南省人大常委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董英表示,《條例》的出台,意味著近半國家重點保護物種將在雲南受到更有力的保護。

雲南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省份之一,分布著19365種高等植物和2273種脊椎動物,也是全球34個物種最豐富且受到威脅最大的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

更為特殊的是,雲南物種地理分布狹窄,生物多樣性特有現象十分突出,是我國特有物種分布最多的地區,我國境內僅分布於雲南的動物就達600多種。這些特有物種在中國和全球都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是重要的種質資源庫。

雲南的生物多樣性很豐富,同時也很脆弱,面臨不少煩惱。

近年來,雲南省為保護珍稀、瀕危和特有物種,開展了不少工作。滇池金線鲃、巧家五針鬆、華蓋木等一批野生動植物的人工繁育、種群恢復及棲息地保護獲得成功,亞洲象、西黑冠長臂猿、滇金絲猴等瀕危物種的種群數量明顯增加。然而,絕大多數未列入保護名錄的物種,特別是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的雲南特有物種,卻缺少強有力的法律保護。

西南林業大學教授、國家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委員楊宇明認為,《條例》的頒布,首次將雲南省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利用上升到法律層面,“特別是把雲南特有和國內僅見於雲南的物種列為重點保護對象,填補了我國動植物保護名錄以外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空白”。

《條例》明確,“生物多樣性”即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與環境形成的生態復合體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生態過程的總和,包含生態系統、物種和基因三個層次。雲南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意味著生態系統多樣性和基因多樣性都是雲南省生物多樣性的重點保護對象,從而在法律層面覆蓋了從宏觀的生態系統多樣性到物種多樣性再到微觀的基因多樣性的全面保護,填補了對在保護地以外的重要生態系統和基因多樣性的法律保護空缺。

外來物種入侵,嚴重威脅生物多樣性

今年8月,雲南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娜允鎮村民岩共在南壘河邊發現兩條小鱷魚,出於好奇將鱷魚帶回家養了起來。當晚,他越想越覺得不對勁,次日一早便打電話向孟連縣森林公安局報警求助。民警判斷鱷魚為暹羅鱷,極有可能是被遺棄或者放生。

鱷龜、鱷雀鱔、巴西龜等外來物種由於適應能力較強,一旦在自然環境中實現自我繁殖,很可能會打破原有生態平衡,極大地威脅原生生態環境和本地物種。

針對這些情況,《條例》大幅度提高了對擅自引進外來物種的處罰力度,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向自然保護區引進外來物種﹔確需引進的,應當依法辦理審批手續,並按照有關技術規范進行試驗。

針對部分人擴散、放生或者丟棄外來入侵物種等行為,《條例》規定除了責令改正、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外,造成損失的還要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在自然保護區擅自引入外來物種的,由保護區管理機構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農業、衛生等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物種資源和違法所得,並處5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款。

為進一步保護雲南本土物種,《條例》強調對珍稀瀕危物種、極小種群物種實施搶救性保護,明確對雲南特有物種和在中國僅分布於雲南的物種實施重點保護。

此外,由於不少物種分布區域與人類活動區交叉,《條例》還規定,對不具備劃定相關自然保護區域條件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採取建立種質資源保護區(地)、原生境保護小區(點)等其他形式進行保護。

建立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

近年來,雲南省為保護生物多樣性採取了一系列舉措,公布《雲南省生物物種名錄(2016版)》《雲南省生物物種紅色名錄(2017版)》《雲南省生態系統名錄(2018版)》,制定《雲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2—2030年)》,建設了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建立了以就地保護為主、遷地保護和離體保存為輔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等。

但是,雲南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盡管各級各部門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但雲南生物多樣性下降的趨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退化明顯,物種喪失速度加快,生物遺傳資源流失嚴重,外來入侵物種威脅加劇,一些重要生態系統仍沒有得到有效保護。

如何進一步遏制生物多樣性下降的趨勢呢?

一方面應明確責任主體。該《條例》明確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負責”,意味著各級人民政府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責任主體。同時規定省、州(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編制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或者計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公布實施。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利用和管理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建立健全生物多樣性聯合執法機制,根據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管理工作需要實施綜合行政執法。

同時,還要加強資金保障。據了解,長期以來,國家和地方各級財政不斷加大對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資金投入力度,但還遠遠不能滿足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需求。雲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少問題和困難。

為此,《條例》專門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完善資金投入機制,加大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投入力度,將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管理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基礎設施、能力建設等。對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的建設項目以及自然資源開發,應當評價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並作為環境影響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

“下一步,我們科研部門將和相關部門一起,編制雲南外來入侵物種名錄,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向社會公眾公開,及時鑒別並處置相關外來物種入侵事件。”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長孫航說。

《 人民日報 》( 2018年11月14日 14 版)

(責編:施麟、董菁)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