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風監測預報系統關鍵技術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2019年01月09日15:42  來源:人民網-環保頻道
 

人民網北京1月9日電 (施麟)據中國氣象局消息,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於1月8日在京揭曉,285個項目(人選)獲獎。其中,由中國氣象局推薦申報,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中國氣象局上海台風研究所、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國家氣象中心共同完成的“台風監測預報系統關鍵技術”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據項目負責人之一、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院長端義宏介紹,台風監測預報預警技術是有效減輕台風災害影響的關鍵所在。自2000年以來,項目組以登陸台風監測、預報預警技術為攻關重點,在台風外場協同觀測系統建設、台風多源資料庫構建及應用、台風數值預報系統關鍵技術研發、登陸台風精細化預報技術以及監測預報預警綜合平台建設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為我國在西北太平洋地區台風路徑預報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起到了關鍵的支撐作用。

該項目的主要創新點包括:設計並建設了我國首個登陸台風的海-陸-氣一體化協同觀測系統,填補了我國台風監測的空白﹔建立了亞太地區最完整的台風多源資料數據庫,為國內外開展台風監測預報、氣候變化和極端台風事件研究提供資料支持,相關資料被世界氣象組織全球熱帶氣旋資料庫收錄,參與國際資料交換﹔系統開展台風數值預報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建立了台風數值預報系統,24小時台風路徑預報誤差從2003年的190千米縮小到2016年的60千米﹔開展台風客觀預報釋用和融合技術的研發,台風大風半徑分析及預報、台風風場釋用技術等填補了我國台風風雨精細化預報技術業務空白﹔構建了台風監測、預報預警綜合平台,實現台風監測綜合顯示分析、預報產品顯示分析、預報實時檢驗、集合預報集成顯示分析等功能的有機集成。

目前,項目主要成果已在中央氣象台、上海中心氣象台、廣州中心氣象台以及浙江、福建、海南等省氣象台廣泛應用,部分成果在水文、海洋、民航部門推廣應用,效益明顯。分析表明,在台風路徑預報方面,考慮2008年至2016年的致災台風數,該項目數值模式路徑預報誤差減小所產生的經濟效益超過兩千億元。

此外,大氣科學和防災減災領域還有多個項目獲獎。例如,“亞洲中部干旱區多尺度氣候環境變化的特征與機理”“大洋能量傳遞過程、機制及其氣候效應”等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綜合自然災害風險評估與重大自然災害應對關鍵技術研究和應用”“氣候變化對區域水資源與旱澇的影響及風險應對關鍵技術”和“風沙災害防治理論與關鍵技術應用”等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285個獲獎項目(人選)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2人,國家自然科學獎38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7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73項,5名外籍科學家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責編:施麟、賀迎春)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