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自然保護地十件大事發布

2019年01月30日11:06  來源:人民網-環保頻道
 

人民網北京1月30日電 (施麟) 29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2018年中國自然保護地十件大事”。具體包括:

1、我國自然保護地實現統一管理。

3月,中共中央印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明確,“將國家林業局的職責,農業部的草原監督管理職責,以及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水利部、農業部、國家海洋局等部門的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自然遺產、地質公園等管理職責整合,組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自此,我國各類自然保護地有了統一管理機構,實現統一管理,徹底解決了長期存在的“九龍治水”“多頭管理”的問題。

2、國家公園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

3月,中共中央印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明確,“組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加挂國家公園管理局牌子”。2018年4月10日,國家公園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2018年5月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的職責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整體移交國家公園管理局。

3、首次開展全國自然保護地大檢查。

5月31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召開電視電話會議決定,自當年6月起,在全國集中開展自然保護地大檢查行動,旨在摸清家底,找准存在的問題。這是我國首次在全國范圍內統一部署開展自然保護地大檢查活動,為進一步加強自然保護地監督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奠定基礎。截至2018年年底,全國31個省(區、市)基本完成自然保護地大檢查。

4、貴州梵淨山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國世界自然遺產數量躍居世界第一。

7月,在巴林麥納麥舉行的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同意,中國貴州梵淨山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我國世界遺產增至53處,世界自然遺產增至13處,一舉超過之前並列的澳大利亞和美國,中國世界自然遺產總數躍居世界第一。

5、黃山成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新成員。

7月25日,在印度尼西亞南蘇門答臘省首府巨港市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第30屆國際協調理事會議上,中國黃山以34票全票通過,正式加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為中國第34個世界生物圈保護區。黃山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有2385種高等植物和417種脊椎動物。因其佔全國0.044%的陸地面積分布著全國6.92%的植物物種和9.55%的動物物種,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確定為世界108個生物多樣性分布中心之一,被認定為中國33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黃山-懷玉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之一。

6、我國六城市成為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 。

國際濕地公約組織決定在全球開展國際濕地城市創建及申報認証工作,以表彰先進、擴大影響、喚醒全世界聚焦濕地保護。迪拜時間2018年10月25日,國際濕地公約組織在國際濕地公約第十三屆締約方大會上宣布全球首批18個國際濕地城市,中國常德、常熟、東營、哈爾濱、海口、銀川入選,佔入選城市的1/3,彰顯了我國在濕地保護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和重要國際地位。

7、祁連山、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機構挂牌,我國建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進入了新階段。

10月29日,祁連山國家公園管理局在蘭州挂牌成立,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在成都挂牌成立,標志著祁連山、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步入新的建設階段。祁連山是我國西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是黃河流域重要水源產流地,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祁連山國家公園試點區總面積5.02萬平方公裡,森林、草原、荒漠、濕地生態系統均有分布。其中,甘肅片區總面積3.44萬平方公裡,青海片區總面積1.58萬平方公裡。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域地跨四川、陝西和甘肅三省,試點區總面積2.71萬平方公裡,試點區分布的野生大熊貓數量佔全國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的86.59%﹔大熊貓棲息地面積佔全國大熊貓棲息地總面積的70.35%。

8、四川光霧山—諾水河、湖北黃岡大別山成為世界地質公園新成員,中國世界地質公園數量居世界首位。

4月17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04次會議通過決議,正式批准中國的四川光霧山-諾水河、湖北黃岡大別山地質公園成為聯合國教科文世界地質公園,成為我國第36、第37個世界地質公園。目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總數為140個,分布在全球38個國家和地區。作為世界地質公園項目的發起國,中國長期佔據世界地質公園榜首。

9、2018年中國國家公園科研機構猛增,為國家公園體制科學建設奠定基礎。

2月8日,國家林業局東北虎豹監測與研究中心在北京師范大學正式成立﹔11月11日,清華大學國家公園研究院在清華大學成立﹔12月6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公園規劃研究中心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昆明勘察設計院揭牌成立﹔12月8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在雲南昆明舉行國家公園及自然保護地委員會成立大會》,等等。我國國家公園科技支撐力量迅速增長。

10、石油開採徹底退出新疆卡拉麥裡山自然保護區,保護區面積逐步恢復。

12月16日,卡拉麥裡山自然保護區內的油田生產退出整改工作,初步通過新疆自治區專家組的聯合驗收:沙北油田等3個井區已被整體拆除,284口油井被關停拆除,修復地表面積35.2萬平方米。驗收組認定,“保護區原始性和自然性幾乎接近純自然狀態”。這標志著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的油田生產在這裡畫上了句號,棲息其間的野生動物擁有了更加寬廣、寧靜的家園。

(責編:施麟、賀迎春)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