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衛星遙感、無人機、無人船及智能機器人探測——

改善生態質量 長江排污口開始“大體檢”

2019年02月19日17:21  來源:科技日報
 

長江經濟帶覆蓋沿江11個省市,其GDP超過全國4成,排放的廢水總量也佔全國的40%以上。為了打好碧水保衛戰,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暨試點工作近日啟動。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18日表示,2019年上半年主要是綜合運用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拍、無人船監測以及智能機器人探測等,全面摸清長江入河排污口。

根據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的《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劃》,到2020年底,長江流域水質優良(達到或優於Ⅲ類)的國控斷面比例達85%以上,喪失使用功能(劣於Ⅴ類)的國控斷面比例低於2%﹔長江經濟帶地級及以上城市黑臭水體控制比例達90%以上﹔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高於97%。

“污染在水中、根子在岸上”,對江河湖泊等水體來說,陸源污染是其主要污染來源,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是根本改善長江生態環境質量的基礎工作,也是實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劃》的重要行動。

對此,生態環境部強調,應充分認識到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專項行動將通過兩年左右時間,重點完成“查、測、溯、治”四項主要任務,“這將是一場硬仗,要‘准備脫一層皮’”。

“查”是指在原有工作基礎上,綜合運用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拍、無人船監測以及智能機器人探測等先進技術手段和人工排查,全面摸清工業、生活廢水排污口以及所有直接、間接排放的各類排污口﹔“測”是按照邊排查、邊監測原則,制定入河排污口監測計劃,把排污口水質情況“測清楚”,了解和掌握水裡面都有什麼污染物,當前排放情況是怎麼樣的﹔“溯”是對排污問題突出的排污口進行溯源,查清污水的來龍去脈,厘清排污責任﹔“治”是在排查、監測、溯源基礎上,按“一口一策”原則,分類型分步驟有重點開展排污口清理整治工作,整治完成一個,銷號一個。

按照工作要求,重慶渝北區、江蘇泰州市兩個試點城市2019年上半年主要任務是“查”和“測”,即邊查邊測﹔下半年,統籌做好“溯、治”工作。其他城市,2019年上半年主要任務是學習試點經驗,並按照試點總結出來的技術方案和工作經驗,制定各地市的“查、測”工作方案,並開展工作。

生態環境部表示,專項行動要把入河排污口這個最重要的基礎性“底數”摸清楚。“首先要弄清楚長江沿岸到底有多少排污口,在哪裡排,誰在排,排什麼,排多少?”

此次專項行動將排查范圍確定為長江干流,即從四川省宜賓市至入海口江段,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等主要支流以及太湖為工作重點,共涉及上海、重慶兩個直轄市和其他9個省的58個地市和3個省直管縣級市。

為保護好長江,除了開始長江排污口“大體檢”外,其他工作也在持續推進中。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說,目前已編制了長江經濟帶11省(市)的“三線一單”,即“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准入清單”﹔印發《長江流域水環境質量監測預警辦法》,組建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聯合研究中心等。(記者 李 禾)

(科技日報北京2月18日電)

(責編:初梓瑞、庄紅韜)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