犧牲濕地造工業園,投資20多億元僅換來3家企業投資

重慶石柱縣發展經濟不顧生態教訓慘痛

51個違建項目完成整改,水磨溪兩岸栽種了成片的樹木

2019年02月21日18:36  來源:工人日報
 

“犧牲生態環境換取一時發展,付出的代價太大了!”2月20日,當地干部群眾告訴記者,重慶石柱縣水磨溪濕地自然保護區所在的西沱鎮,是長江上游歷史文化悠久的古鎮,又與三峽庫區著名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石寶寨隔江相望,應作為寶貴財富好好保護,留給后世子孫。

據《工人日報》記者調查,水磨溪濕地自然保護區雖然是縣級自然保護區,但具備河流、湖泊濕地雙重特征,原本植被類型多樣,動植物資源豐富,有植物614種,其中國家1級保護植物2種、2級保護植物8種﹔有動物503種,其中國家1級保護動物1種、2級保護動物12種,具有重大保護價值。

在採訪中,當地一些干部透露,前些年縣裡對保護和利用生態資源重視不夠,只是一心要上工業項目,建園區搞工業。“可作為一個典型的山區貧困縣,石柱基礎薄弱、要素匱乏,搞工業沒太大優勢,此前在縣城周邊就搞了工業園,效果一般。”一位不願透露名字的機關干部譚先生說,為了進一步擴大園區規模,於是依托長江“黃金水道”搞開發,在長江邊建工業園。然而,這個耗資巨大、用自然保護區換來的工業園,並未產生想象中的收益。

記者不久前暗訪時看到,偌大的園區冷落蕭條,僅有3處廠房。其中一家電子設備廠已建成,一家牆體材料廠剛剛建好廠房。而標有“計劃2017年7月竣工”的“德兆智能環保設備廠”廠房爛尾,工地上留下了生鏽的鋼架、吊車和散落的建材。

“園區搞起來后才發現招商很難。一是物流不方便,當時沒通沿江高速路,離最近的機場有兩個多小時車程,也沒有港口碼頭﹔二是鄰近的萬州區比我們條件好得多,競爭不過。”譚先生說,過去幾年,投資商來看的多,落地的很少,總共就3家企業。

石柱縣工業園區管委會干部向記者介紹說,西沱工業園總面積達7035畝,2011年啟動建設,征地拆遷3個村、安置5534人,2014年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已累計投入20多億元。

2018年5月,重慶市檢察院第四分院在履職中發現,石柱縣西沱鎮移民生態工業園侵佔水磨溪濕地自然保護區,使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遂立案展開調查。同年7月2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將此案列為破壞長江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案件線索,予以挂牌督辦。

據悉,因本案案情重大,重慶市檢察院決定提辦,遂由市檢察院向石柱縣政府發出檢察建議書。作為市檢察院參與和保障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總負責人,重慶市檢察長賀恆揚決定領辦此案。隨后,石柱縣政府迅速開展專項治理,生態恢復良好。該案被最高人民檢察院評為公益訴訟十大典型案例之首。

如今,半年多時間過去了,水磨溪濕地縣級自然保護區整改效果如何?2月20日,記者來到位於西沱鎮的保護區,發現有51個違建項目完成整改。入眼所見,土坡窪地到處是綠草,水磨溪兩岸栽種了成片的樹木,溪水順著河道蜿蜒流入長江……(記者李國 實習生李俊)

(責編:初梓瑞、庄紅韜)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