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營口:候鳥年年來“打卡”

張允強

2019年06月03日08:32  來源: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候鳥年年來“打卡”

  遼寧省營口市以遼河流域綜合治理為突破口,堅守生態底線、生態紅線,不僅補回了以前由於過度開發帶來的生態欠債,且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如今,對生態因素敏感的候鳥年年飛臨營口“打卡”,數量和種類越來越多、停留時間越來越長。它們用行動對營口的生態環境投出了“信任票”

  經過約1個月的覓食補養、休憩蓄力,數十萬隻鷸類候鳥近日從營口淺水濕地灘涂重新上路,繼續后半段5000多公裡飛往西伯利亞的行程。

  目前全球8大鳥類遷徙路線中,途徑我國的“東亞—澳大利亞”路線是鳥種數量最多的一條。營口廣闊的泥質灘涂成為候鳥不間斷連續飛行6000多公裡后的“服務區”。豐富的濕地資源支持了生物多樣性,小魚小蝦、海蚯蚓、潮蟹和多種貝類,為候鳥提供了充足食物。

  候鳥堪稱生態環境的“晴雨表”和“風向標”。每年四五月間,營口主城區西部的大遼河入海口“永遠角”濕地就會迎來遷移候鳥,近年來飛臨這裡的候鳥數量和種類越來越多、停留時間越來越長。對生態因素敏感的候鳥,用它們的行動,對營口的生態環境投出了“信任票”。

  濕地面積增加

  來到“永遠角”濕地,隻見數萬隻斑尾塍鷸、大濱鷸等水鳥在空中起舞,形成壯觀的“鳥浪”。如今,“鳥浪”從過去難得一見的“奇觀”變成如期而至的“常態”。

  “永遠角”濕地位於大遼河入海口,三面靠河臨海。在城市大開發的歷史進程中,營口曾經舍棄10億元量級的投資項目,也要堅決留住濕地,在原始地貌濕地之外形成了“開發隔斷”。

  上世紀80年代,人們把濕地當作沒什麼用的“空地”,在“永遠角”建了垃圾堆填場。主城區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都拉到這裡填埋,最高峰時堆填場面積達15萬平方米,存量垃圾達138萬立方米。

  在追求綠色發展的今天,營口意識到濕地的重要性。於是,啟動了“全量開挖篩分+無害化處理+資源化處理”技術的存量垃圾綜合治理工程,塑料袋為主的輕質物成為資源,留下的腐殖土成為“營養土”,同時對垃圾堆體下被滲濾液污染的水進行處理。今年3月份,歷經數年夜以繼日的篩分、清運,“盤踞”在“永遠角”濕地多年的垃圾山被徹底消除。

  當“濕地被蠶食”成為世界難題,營口的濕地卻不減反增。大潮過后,“永遠角”一片浮光躍金,蘆蕩間、鹼蓬間的水泡子、小河溝密布。濕地得到持續休養生息,面積增加、質地提升、水韻生動。

  全球范圍內,像營口這樣候鳥棲息地與人類居住地近在咫尺的例子並不多。人與鳥和諧共生,對話也愈發親密。候鳥季來臨,營口組織了64支服務隊伍、2000多名志願者開展集中志願服務,進行衛生清理,人居環境和候鳥棲息環境同步提升。營口市連年發布《全民護鳥公益行動倡議書》,開展“人鳥共家園”保護候鳥遷徙專項行動,規避各種人為干擾。市民學習、宣傳愛鳥護鳥的理念和常識,“不驚擾、不傷害、靜靜欣賞”成為新風尚。

  待到8月中旬至9月中旬,呼兒喚女的候鳥在南歸途中將再次停留營口,景象將更加壯觀。成群的水鳥與漁船為伴、與海浪呼應、與海灘相依、與朝暉夕陽渾然一體,循環演出的盛景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攝影愛好者,自由飛舞的“鳥浪”與自覺約束聲音、動作的“人陣”遙相呼應。在成為國內重要的觀鳥、拍鳥城市的基礎上,“候鳥樂園”成為美麗營口的新名片,讓營口濱海旅游旺季提前一季。

  河流水質改善

  營口被稱為“九河下梢”,匯聚了三大水系、七個流域,有大中小河流114條之多。營口市認為,河流整治不僅是改善城市基礎設施的必然要求,也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內容﹔不僅是發揮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的得力之作,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造福子孫的千秋工程。為此,一整套高水准的城區河流整治規劃全面落實,一場場投入多、聲勢大、涉面廣的治河大行動次第展開。

  在大遼河最下游入海口的營口段,營口市建設了污水處理廠,嚴控污水排放,各級政府採取整治和調整產業結構並舉的方針,對造紙、印染、化工等排水量大、污染重的企業予以關停和停產治理,實施產業結構調整﹔環保部門對不符合產業政策和城市發展規劃要求的項目“一票否決”。經過長期的“清源”式整治,大遼河水質持續改善,溶氧量明顯提高,“魚蝦弋清波”的場景重新出現。

  不久前,由於揮發酚指數飆高,作為非飲用水源地的大旱河水質指數明顯變差。營口市重拳出擊,將違法偷排含酚廢水的企業抓了個現形,給予重罰,並採取應急措施用水泥將排放含酚廢水的下水井堵住,聘請第三方機構用活性炭吸附方式對河流進行深度清理,揮發酚污染因子數值在10天內由17.8mg/L下降到了0.027mg/L。

  這場鐵腕專項行動不僅限於“槍打出頭鳥”和“亡羊補牢”,還對大旱河上游地下管網及地表水共37個點位加密監測數據進行溯源,對沿河區域進行地毯式排查。

  空氣質量趨好

  臨海傍河的營口主城區,東西長、南北窄,主導季風常年經過,有利於消弭大氣污染物。依托這樣的地理優勢,營口努力保持大氣的高質量。

  營口市將“藍天工程”分解為6大工程31個重點項目,包括區域一體高效供熱工程、氣化營口工程、綠色交通工程、城市揚塵綜合整治工程、工業提標淘汰工程、大氣監控預警工程,使用高空視頻監控系統全天候對煙塵排放實施有效監管,幾年裡取締了數以千計的燃煤小鍋爐,淘汰了數以萬計的黃標車和老舊車輛。

  以“依鎂而立,因鎂而興”的下轄市(縣)區大石橋為例,煙塵彌漫曾經是這個“鎂都”的常態。下定“鎂產業綜合治理”的決心后,534家鎂制品企業中,124家被直接關停,321家整改后申請達標監測。市縣兩級制定了嚴格的鎂制品企業復產環境治理標准,要求環保手續齊全、配套建設污染治理設施、污染物濃度達標排放、貯存易產生揚塵的物料實現密閉或嚴密圍擋、易產生粉塵的生產環節進行封閉等。

  “綠色杠杆”用短期利潤的陣痛撬起“鎂都”和鎂產業同步“美起來”。企業樹立鎂產業供給側改革的共識和自覺,積極化解落后產能,發展鎂合金、鎂化工、鎂建材等精深加工產品,一幅綠色鎂工業全產業鏈轉型升級圖譜拼接完成。今年前4個月,大石橋市PM2.5濃度為4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4%。

(責編:孟哲、王靜)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