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山西興縣蹚出生態扶貧路——

綠樹栽起來 口袋鼓起來

本報記者  喬  棟
2019年06月21日08:1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老人們常說:“呂梁山吶,夏天才像個山。”

  綠意爬滿山坡,秋冬時長滿灰黑色灌木的荒涼山頭,搖身一變成為綠色的海洋。一棵棵樹,將這綿延千裡的呂梁山裝飾得更加雄奇。

  呂梁山區,也是全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一部《呂梁英雄傳》,讓全國人民都記住了這片老區。興縣位於呂梁山中,曾是晉綏邊區首府所在地,境內存留抗日和平醫院、明通溝戰斗遺址、蔡家崖防空洞等60余處革命舊址。

  一段時期內,這裡的貧困和生態惡化互成因果。可現在,樹栽起來了,口袋也鼓起來了,萬千呂梁兒女又譜寫出一部新時代的“呂梁英雄傳”。

  一個戰場 兩場硬仗

  王貴堂所在的孟家坪村,今天正好有個集會。

  不大的街道上水泄不通,兩側日用雜貨擺得密密麻麻,周邊鄉鎮的人都過來趕集。村委會院子裡,老人們搬著小板凳,頂著大太陽看戲。

  “平時村裡人少,這幾天紅火紅火。”54歲的王貴堂有些興奮。說到家裡幾年前的光景,王貴堂的聲音有些低沉,“4個女兒,老大在讀醫,說是要考研﹔老二上大學,還有兩個上高中。一年怎麼也得7萬多元,光靠種地2萬多元的收入根本不夠。老伴吵著讓我去打工,可我還得看地、照顧爹娘,走不了啊!”

  如何在一個戰場上打贏造林綠化和精准脫貧兩場硬仗?

  呂梁兒女想了不少辦法,終於蹚出了生態扶貧路:綠化方式,不再通過招投標選擇綠化公司實施,改為由60%以上的貧困戶組成的脫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通過“議標”方式實施。

  生態扶貧開始后,興縣造林任務激增,僅2017年就完成造林27萬畝,到2018年這個數字成了40萬畝。孟家坪村的綠之源合作社這兩年承接8600畝綠化任務,項目金額800萬元左右。

  合作造林 更多實惠

  脫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在山西各地密集成立起來。僅在興縣,就有343個合作社,涉及貧困人口4833人。

  2017年開始,王貴堂忙完地裡的活,就到綠之源合作社去,扛著鐵鍬滿山跑,“周圍山上的樹,長得不高,都是我們這兩年栽下的。”放眼望去,一棵棵油鬆、刺槐、桑樹,精神抖擻。

  本以為種樹沒啥難度,經過培訓指導,王貴堂才發現大有學問。樹種如何搭配?闊葉樹如何保証用水?如何保証成活率?難題一個接一個。

  綠之源合作社負責人孫磊說,去年打算給村旁白草溝綠化,去了才發現,“陡到連人都站不住”。他們請來專家,學著打“水平階”,硬是在陡坡上鑿出一個個水平面。

  兜裡的收入多了起來。光去年,王貴堂兩口子就有6萬多元進賬。

  未雨綢繆 著眼長遠

  “這兩年生態扶貧的造林綠化面積,比過去10多年還要多。”興縣林業局副局長任海全說。

  造林合作社收入不錯,可有人也擔心,貧困戶眼下受益,長遠怎麼辦?畢竟,宜林地越來越少。

  興縣想了幾個辦法。一方面是改變過去隻種植生態林的做法,選擇了沙棘、核桃等經濟林實行間種,一些合作社還嘗試種植中藥材。另一方面,探索成立經濟合作總社,吸收更多社員進來,所能承攬的工程也擴展到村裡小型水利、基礎道路硬化等容易上手的工程。

  “相比之下,合作總社項目范圍更廣,長期成長性較好,貧困戶收益側重於每年分紅,而不局限於勞務收入。”興縣縣長劉世慶說。

  在興縣河兒上村,第一書記丁志軍信心滿滿:“我們合作總社成立一年,承接了村級文化廣場修建、生態扶貧等項目,總金額40萬元。哪怕將來沒有了造林任務,也可嘗試其他工程來保証收入。”

  興縣縣城邊上的蔡家崖村,是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所在地。每逢假期,街上人來人往。這裡的經濟合作總社也風生水起。蔡家崖村第一書記賀建軍介紹:“今年除了種樹,還承接了山后核桃林管護等項目。”

  日頭上來了,舍不得離開的王貴堂躲到樹下,瞇著眼睛看著戲。如今,家裡那口子也不再吵他了,他嘿嘿一笑:“畢竟‘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啊!”


  《 人民日報 》( 2019年06月21日 02 版)

(責編:孟哲、初梓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