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垃圾分類可以向過往學習什麼

姚華鬆

2019年07月11日08:4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推進垃圾分類可以向過往學習什麼

  近日,上海全面推進號稱史上最嚴的垃圾分類制度。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社區和企業被廣泛動員和參與,開啟了以垃圾分類為切入點的城市文明進化行動。作為中國最大的城市,上海是否可以從根本上治好“垃圾圍城”的城市病,從而為全國其他城市的垃圾分類與治理提供經驗,受到各方面高度關注。

  轟轟烈烈的垃圾分類行動,讓我想起了上世紀70年代末的童年。在那個年代,父母習慣把家裡不用的瓶瓶罐罐、紙箱、書紙、廢銅、爛鐵等積攢起來,交給游走於農村的流動商販,換一些糖果或點心給孩子們吃﹔家裡吃剩的飯菜用來喂豬、喂狗、喂雞和喂貓﹔廁所的大小便被定期挑去澆灌菜園和田地。

  當時沒有所謂“垃圾分類”的提法,但智慧的鄉親們一直在踐行垃圾分類和廢物再利用。垃圾成為重要的媒介,人消費后的“垃圾”成為動物、植物的主要“口糧”,通過垃圾維系著人類與動植物的生態關系。

  這給我們三點啟示:一、在地性地實現垃圾回收和再利用,而不是經由當下流行的跨地域商品化和資本化邏輯,在他地完成回收和利用的過程﹔二、使居民獲得一定經濟激勵,進而持之以恆地做好分類﹔三、垃圾增進了人地關系的改善。

  推進垃圾分類,應賦予居民一定程度的“獲得感”。比如,鼓勵居民積攢快遞包裝、易拉罐、報紙等可回收、可變賣的“營利性垃圾”,協調和聯系專業回收站有關人士定期進行回收,鼓勵專業機構回收舊數碼產品、舊家用電器、舊電池,讓居民真切地感受到“變廢為寶”。

  此外,還可以聯系動物保護組織及熱心人士定期進小區收集生活餐余垃圾,經適當處理后,喂養遍布城市的流浪狗、流浪貓等。具體操作當然困難重重,需要社會各界人士尤其志願者的積極參與。但是,由垃圾分類激發動物保護意識、培育志願者精神,可謂一舉多得。

  當代城市家庭的垃圾產生量,當然與我的童年時代不可同日而語。在消費社會尤其是網絡消費時代下,“宅男宅女”的日常生活方式,成為城市治理不可忽視的維度。同時,年輕消費者的購物頻率顯著提高,他們沉浸於得到新鮮與新奇產品的體驗,也非常享受一小時內到貨這種及時性的快感。東西越買越多,很多東西買后棄置不用,廢棄包裝也越來越多,“垃圾”自然越來越多。在低碳社會、集約型社會與消費社會、網購時代之間實現相對平衡,對抗網絡消費時代下的“戀物”情結,有助於從源頭上減少垃圾。

  不少媒體競相報道日本、韓國等國家的垃圾分類走在世界前列,我最近恰好看了幾部宮崎駿導演的動畫電影,真切感受到日本社會的環境保護意識和垃圾分類意識,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世界范圍看,垃圾分類知識儼然已成為現代公民的素養,成為社會現代化進程中的一項基本訓練內容。我國亟待開展覆蓋社會各階層的垃圾知識的教育與培訓,讓垃圾分類和處理知識成為提升國民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作者系廣州大學副研究員,人文地理學博士)

 

(責編:孟哲、杜燕飛)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