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生態資源供給制約難題

2019年07月16日08:48  來源:中國環境報
 
原標題:破解生態資源供給制約難題

  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群眾由“盼溫飽”變為“盼環保”,從“求生存”變為“求生態”,對清潔的空氣、干淨的水、宜人的氣候等優質生態資源的需求日益迫切。

  然而,目前我國生態資源供給面臨諸多制約難題,如生態環境污染破壞嚴重,部分地方的決策者還存在漠視生態環境保護的短視思維。為破解生態資源供給制約難題,筆者認為需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第一,堅持和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發展方式。要構建綠色發展指數考評體系,並納入官員政績考核指標體系,作為其獎懲任免的重要依據。健全法律法規體系,完善環境經濟政策,健全完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為生態資源供給提供制度保障。要將生態環境風險納入常態化管理,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加大環境執法力度,構建全過程、多層級的生態環境風險防范體系。

  第二,地方黨委政府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提升資源供給的綠色含量,持續有效地為老百姓供給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根據資源環境的承載力調適城市規劃,依據山水地貌布局城市形態,按照綠色理念進行規劃、設計、施工。在生態產品的創造上要因地制宜、量力而為,不宜一窩蜂上馬相似的生態旅游項目。各級政府應充分利用傳統媒體、新媒體等平台,大力宣傳生態環境保護理念。

  第三,選擇與生態資源承載力相適應的生活內容與方式,降低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倡導簡約適度、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使用可循環的生活用品。加大對汽車節能和環保技術的投入力度,大力創新、推廣利用新能源和綠色環保的交通工具,引導人們在出行時盡量購買和乘坐新能源交通工具,選擇綠色環保的出行方式。

  作者單位:重慶工商大學

(責編:朱傳戈、初梓瑞)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