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下降32% 減排是主因

鄧 暉

2019年11月22日08:37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PM2.5下降32%,減排是主因

  為打贏“藍天保衛戰”,近年來,一系列政策接連出台。其中,什麼才是促使空氣質量改善的最有效因素?

  日前,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郝吉明院士課題組、賀克斌院士課題組、地球系統科學系張強教授課題組合作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在線發表題為《2013-2017年間中國PM2.5空氣質量改善的驅動力》的論文,評估了2013-2017年間我國大氣細顆粒物(PM2.5)污染的改善情況和健康效益,定量分析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各項政策對空氣質量改善的貢獻。研究發現,“大氣十條”實施以來,2013-2017年間全國人群PM2.5暴露水平從61.8微克/立方米下降到42.0微克/立方米,下降32%,減排是中國近年來空氣質量改善的主導因素。

  成效:

  觀測數據証實“大氣十條”目標超額完成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大氣污染事件頻發,對居民公共健康產生嚴重危害並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為解決嚴重的大氣污染問題,切實改善空氣質量,2013年9月國務院發布實施了“大氣十條”,明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大氣污染防治總體思路,提出10條35項重點任務措施,對2017年全國及重點區域、重點城市的空氣質量改善提出了具體要求。“大氣十條”實施以來,重點地區污染狀況明顯改善,空氣質量顯著提升。在這一過程中,各項政策對空氣質量改善起到了多大作用,一直是政府和公眾關心的問題。

  記者了解到,為全面評估“大氣十條”的落實成效,中國工程院組織開展了“大氣十條”實施效果終期評估工作,分析了2013—2017年間空氣質量改善情況,梳理了各項政策落實情況和實施效果,評估了各項政策對環境空氣質量變化的貢獻。

  其中,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郝吉明院士領銜的研究團隊在梳理總結五年間空氣污染治理措施的基礎上,依托清華開發的中國多尺度排放清單模型,結合大氣化學傳輸模型和大氣污染暴露-響應模型,評估了2013—2017年間中國PM2.5污染改善的主要驅動因素,發現2013—2017年間全國人群PM2.5暴露水平從61.8微克/立方米下降到42.0微克/立方米,下降32%。

  減排是中國近年來空氣質量改善的主導因素,而年際氣象條件變化影響較小。減排和氣象條件變化對全國人群PM2.5暴露水平下降的貢獻分別為91%和9%。通過“大氣十條”主要政策實施,全國范圍內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640萬噸,氮氧化物排放800萬噸,一次PM2.5排放350萬噸。工業行業提標改造(包括電力超低排放改造和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提標改造)、燃煤鍋爐整治、落后產能淘汰以及民用燃料清潔化是對空氣質量改善最為有效的四項政策。上述四項政策措施分別使全國人群PM2.5濃度暴露水平下降了6.6、4.4、2.8和2.2微克/立方米。

  “無論從地面觀測數據還是衛星遙感觀測數據都証實‘大氣十條’的目標全面完成。相比2013年,2017年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PM2.5平均濃度分別下降了39.6%、34.3%和27.7%,超額完成‘大氣十條’目標。”郝吉明告訴記者,“特別是北京市2017年的PM2.5年均濃度達到58微克/立方米,實現了國內外普遍認為難以完成的目標。”

  挑戰:

  空氣質量管理進入PM2.5和臭氧協同防治“深水區”

  研究同時發現,雖然我國空氣質量大幅改善,但2017年全國338個城市中尚有64%的城市PM2.5年均濃度不達標,我國PM2.5污染防控工作依然任重道遠。

  “為打贏藍天保衛戰,PM2.5仍需要繼續大幅度下降,然而全國范圍內PM2.5進一步下降的難度將越來越大。”張強告訴記者,PM2.5超標城市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地區、蘇皖魯豫交界地區、成渝地區、長三角北部地區,以及新疆烏昌地區比較集中,“盡管造成每個城市污染超標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偏煤炭的能源結構、偏重化工的產業結構、偏公路的運輸結構,以及擴散條件不利、大氣容量偏低,是造成PM2.5污染嚴重的共性原因。”

  與此同時,當前我國空氣質量管理已進入PM2.5和臭氧協同防治的“深水區”。

  “大氣臭氧污染的形成機理十分復雜,主要由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在光照條件下通過一系列光化學反應生成。其污染程度與揮發性有機物、氮氧化物等前體物濃度,以及光照、溫度等氣象條件密切相關。”賀克斌表示,當前,全國臭氧污染呈現上升趨勢,且已有研究表明降低PM2.5濃度可能加劇臭氧污染形勢,“現有研究結果表明,PM2.5和臭氧污染是彼此關聯的大氣二次污染問題,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同時是PM2.5和臭氧形成的重要前體物。”

  對策:

  從污染控制向綠色發展模式轉變

  “‘大氣十條’的實施起到了倒逼發展方式轉變的積極作用。然而,總體上能源、產業和交通結構調整的大氣污染物削減潛力還有待大力釋放,並逐步成為空氣質量改善的主導因素,為此急需加快推動空氣質量改善的途徑逐步從污染控制向綠色發展模式的探索轉變。”郝吉明告訴記者。

  為此,研究進一步建議,為打贏藍天保衛戰,必須在鞏固和深化“大氣十條”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政策基礎上,加大力度釋放能源、產業和交通結構調整的污染減排潛力﹔同時實施更加嚴格的非電工業行業控制政策,實施柴油機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揮發性有機物(VOC)減排工程,推進農業和畜牧業氨排放治理,加大氮氧化物、VOC和氨減排力度,實現全國空氣質量持續穩定改善,全面打贏藍天保衛戰。

  郝吉明、賀克斌和張強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張強和清華地學系博士畢業生鄭逸璇和同丹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來自北京大學、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國家氣候中心、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等十多家單位的二十多位院士專家參與了該項研究。研究受到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支持。

    

(責編:孟哲、初梓瑞)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