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靖遠:產業脫貧走出黃河之畔富美路

2020年01月22日08:30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甘肅靖遠:產業脫貧走出黃河之畔富美路

  農歷小年的一大早,綠源康農業合作社的張德剛就來到承包的大棚裡,引導游客採摘、稱重、包裝……忙得不亦樂乎。“我去年種了辣椒,今年種上了示范園推廣的奶油草莓和甜西瓜,還能套種辣椒。”他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上午光草莓就賣了900多塊錢,可以休息啦,咱們圍著火爐吃個西瓜吧。”張德剛招呼著游客。在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東灣鎮,像張德剛一樣受益的農戶還有許多。

  技術示范帶富路

  棚外雪氣微寒,棚內綠意盎然。一走進白銀東灣高效農業示范園的南國風情區,柚子花香扑面而來,中央水池內的睡蓮也含苞欲放。“這個溫室面向大眾提供植物科普知識,裡面有20多種北方少見的水果,隔壁還有60個品種的花卉展銷和32個品種的蔬菜溫室核心區。”東灣鎮黨委副書記張清虎介紹道,“我們引進了江蘇綠港的物聯網智能調控、自動化澆灌和施肥技術,兩萬多平方米的溫室隻需要6人管理。”

  “東灣鎮農戶70%的收入來源於傳統的蔬菜種植,1993年引進大棚技術開始大面積推廣,但是冬天的產量一直不好,需要人工鋪墊草帘或棉被保溫。”談到建立示范園的初衷,園區副總經理李曉光說,“2014年用上了卷帘機等自動化系統,一個人就能照料五六個大棚。”有了靖遠縣科技局、蔬菜局、農技中心等單位的技術指導和種苗提供,示范園區通過立體水培、無土栽培、培育馴化、溫室改造等方式創新蔬菜種植方式,改變了當地沿襲已久的生產經營理念,發揮著輻射帶動周邊農戶的“試金石”作用。

  從十幾年前畝產五六千斤,到現在畝產一萬斤,東灣鎮年產蔬菜2.4萬噸,銷售半徑擴大到北京、新疆、西藏等地,還擔當著周邊城市蔬菜集散地的作用。站在高處放眼望去,4000畝的大比例橢鋼蔬菜大棚鱗次櫛比,大雪掩映下的“蔬菜小鎮”拱門格外耀眼。

  安居樂業齊步走

  從靖遠縣城向北走10公裡左右,便到了易地扶貧搬遷的碾灣坪安置區,來自若笠鄉的貧困戶已全部入住。同屬一縣的若笠鄉屬於國家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是全縣貧困程度最深、脫貧難度最大的鄉鎮,從2013年底55.03%的貧困發生率,到2019年0.93%的貧困發生率,若笠鄉成為白銀市唯一通過整鄉搬遷實現脫貧的鄉鎮。

  2019年6月貧困戶搬入安置區之前,縣委縣政府引導若笠鄉11個村的干部,領辦碾灣坪惠若塬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承接政府配股資金和天津援助資金,集中人力和技術發展安置區產業,建設了800畝的枸杞園和兩個香菇產業園。同時幫助部分搬遷群眾聯系附近的白銀高新區劉川工業集中園,實現就近務工。

  搬得出、穩得住、可發展、能致富。碾灣坪安置小區的馬路對面就是國家東西部協作天津和平區幫扶產業園,74座標准化香菇種植大棚已建成投產,菌棒生產規模達到90萬棒。“我們選擇了冬季產量好,而且在生產各階段都可以提供就業崗位的香菇品種,”若笠鄉副鄉長張生東說,“短短6個月,已出產香菇40余萬斤,全都賣到了蘭州、浙江等地,完全不愁銷路。”

  產業升級幫扶路

  “飛地模式”建成的5.07兆瓦村級發電站、天津幫扶產業資金讓農戶領到了首批分紅、“扶貧車間”和果蔬保鮮庫、鄉村旅游和文化廣場、田園綜合體與鄉坊小院……昔日的貧困山鄉處處洋溢著人勤冬忙的景象。

  “風雨扶貧歸,飛雪技術到。”為實現傳統旱地種植模式盡快邁入現代農業農村經濟,靖遠縣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定點為農戶開展技術培訓和產業指導,一批批來自全省的技術人員和科技特派員散布在全縣的村村社社,做產業、教技術、銜資金、疏市場……如今,辛苦已經結出了果實。“從徒弟變成了師傅”,在農科院研究員的幫扶下,原來任村委會文書的蘇其利現在也當上了技術員,“聯合社還給我們購買了意外保險,工資能拿到3000元,家裡的分紅領到1200元。”他笑呵呵地算起了豐收賬。與蘇其利一樣,易地搬遷后進入香菇產業園工作的工人日工資都在100元以上,用他們自己的話說,“與城裡人一樣了”。

  “龍頭企業+聯合社+合作社+農戶”的現代化農業模式,“小城鎮+務工+商貿+特色種養+社會兜底保障”的綜合性扶貧模式,讓靖遠在2019年底實現全縣脫貧。山鄉的農戶們一邊生產一邊務工一邊參股分紅,黃河畔的富美日子紅紅火火。

(責編:孟哲、王靜)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