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向海圖強 決勝深藍

青島藍谷:打造國家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 

2020年05月26日09:0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2011年,青島作出全力打造“中國藍色硅谷”、建設藍色經濟領軍城市的戰略部署。2012年,青島藍谷發展規劃獲得國家五部委聯合批復,正式進入國家戰略層面,並將藍谷定位於打造以海洋為主要特色的高科技研發及高科技產業集聚區。

青島藍谷突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以世界眼光謀劃藍谷總體目標和功能定位,以國際標准提升藍谷建設水平和發展水平,發揮本土優勢、凝聚各方資源,努力將青島藍谷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海洋科技研發中心、海洋成果孵化和交易中心、海洋新興產業培訓中心、藍色教育文化和人才聚集中心、藍色旅游和健康養生中心”,逐步構建高端研發機構並成為高端人才的集聚地。在這裡,海洋產業百花齊放、科技成果不斷涌現、金融資本要素活躍。特別是2019年青島實施功能區改革后,青島藍谷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2020年5月6日,在青島舉行的經略海洋攻勢推進情況質詢會議上,青島鎖定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新目標,這意味著對青島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為中國海洋“科創大腦”的藍谷,海洋發展的殷切期盼匯聚鰲山灣畔,“世界藍谷”的藍圖已然徐徐鋪開。

肩負海洋強國使命,搶抓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機遇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為建設海洋強國指明了方向。其中,海洋科技創新是推動海洋強國戰略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青島圍繞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新目標,2020年將深耕海洋“雙招雙引”、項目建設、科技創新等方面,實現經濟規模和投入增速的躍升。而歷經8年發展的青島藍谷,恰好處在海洋發展的主陣地。

雄厚基礎為核,海洋科研成績斐然

目前,擁有一大批海洋科研機構的青島藍谷,已逐漸成為全國科技興海產業示范基地、東亞海藍色知識與技術平台,並獲批山東省首批省級區域創新中心建設試點區域,成為國家“十三五”規劃確定的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

2018年以來,肩負助推海洋強國使命的青島藍谷更是深度融合國家、省、市各級戰略,以高標准謀劃發展藍圖,建設步伐不斷提速。

如今,這裡已經匯集23家重大科研平台、23家全國著名大學校區和研究院,匯集院士、國家“萬人計劃”專家、“泰山”系列人才等各類高端人才6000余名。更是擁有海洋科技試點國家實驗室、國家深海基地、國家海洋設備質檢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產出了“海燕”萬米級水下滑翔機、載人深潛器“蛟龍號”、可燃冰開採、溫差能發電等一批原創性、戰略性、集成性成果。

其中,“海燕-L”長航程水下滑翔機無故障運行141天,續航裡程3619.6公裡,刷新了國產水下滑翔機連續工作時間最長和續航裡程最遠紀錄﹔海檢集團主持編制的國家標准《海洋工程裝備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要求》(GB/T37582-2019)正式發布,填補了國內以海洋工程裝備腐蝕控制工程生命周期為對象的綜合性應用指導標准的空白﹔中船重工725所深海腐蝕試驗深度從表層海水延伸至深海3000米以下,為深海裝備設計選材、使用維護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船舶壓載水管理系統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在近期基於北斗衛星成功實現了6000米深海全水深大容量數據實時傳輸,率先解決了深海潛標數據回傳問題,使我國在全球海洋定點實時觀測的能力居於世界前列。

銳意革新,企業人才集聚激活藍谷活力

2019年10月25日,青島正式啟動功能區體制機制改革,這讓青島藍谷揚起了深化改革的風帆。隨后,青島藍谷按照“小管委+大公司”的理念,內設機構由13個精簡到8個,碩士及以上學歷人員比例從43.7%提升至64.8%。干部隊伍不斷優化。構筑了“6+8+3”(6指6個產業事業部,信息產業、海洋生物產業、海洋技術裝備產業、眾創服務產業、高端服務產業、金融產業。8指8個局內部部門,綜合部、黨群工作部、經濟發展和投資促進部、財政金融審計部、科技創新部、規劃建設部、公共服務部、紀檢監察機構。3指協同辦、鰲山衛街道、溫泉街道)的協同作戰體系,建立了藍谷與即墨區協同融合發展機制,出台了人才、產業、金融等一攬子政策。

青島藍谷不斷完善的營商環境與宜居環境,已經對各類企業和人才形成了較強的吸附能力與集聚能力。總投資229.3億元的碧桂園海洋醫藥科技園、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東區、華錄山東總部基地等9個市級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引進斯坦福青島研究院、OceanWe國際海洋創新工坊、國信藍谷孵化園等一批眾創服務項目,輔之以240萬平方米的孵化空間,構建起從“眾創空間”到“孵化器”再到“專業產業園區”完整的孵化服務鏈條。

人才之於區域,是釋放區域發展潛力的關鍵,是提高區域競爭力的第一資源。截至2019年底,青島藍谷常住人口相較於2018年增長約8.8%,25—34歲人才佔比最高,達32.2%。區域發展活力十足、優勢明顯。

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青島藍谷管理局不等不靠、主動出擊,採取一系列行之有效舉措,通過實施住房保障、人才激勵、產業提升、科教產融合發展、金融支持5大工程,對全年人才工作提前謀篇布局、創新實踐,實現人才招引不鬆勁、項目落地不斷檔。

2020年青島藍谷開工建設魯商健康城、藍色科技港、新民社區等人才公寓項目,共計26.3萬平方米。其中,藍色科技港項目將集中建設12萬平方米,提供人才公寓1000余套。

2020年,青島藍谷聚焦“雙招雙引”“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等重點工作,全力做好“世界藍谷”這篇大文章。

以高質量發展打造“世界藍谷”

2020年,是青島藍谷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發展的特殊之年,更是藍谷改革后將體制機制優勢轉化為創新發展效能的開局之年。青島藍谷提出“力爭固定資產投資、財政收入、海洋經濟生產總值、人才等關鍵指標增幅不低於30%”的目標。

縱觀一季度,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情況下,青島藍谷實現“雙招雙引”開門紅——新簽約總投資212億元的重點項目49個,新增市場主體近300家﹔涉海類項目達到37個,其中投資過20億元項目4個、過億元項目15個,項目數量和質量大幅提升。

同時,作為中國的“海洋科創大腦”,牢記國家海洋強國戰略使命的青島藍谷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持續落實項目分工責任制,繼續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加大力度開展“雙招雙引”,充分發揮固定資產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等。

此外,青島藍谷注重與科研院所攜手共進、協同創新,通過深化法定機構改革,將重點科研院所、高校等納入理事會,共同決策藍谷發展的重大戰略、重大事項﹔與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深化合作的同時,借助2029年世界海洋觀測大會的號召力,匯聚全球資源,共同打造“世界藍谷”﹔與山東大學成立科教產融合發展對接專班,推動校地協同發展﹔聯合36家青島市涉海科研院所、重點平台、龍頭企業成立青島海洋科技創新創業聯盟,提升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業孵化能力﹔推動海洋設備共享平台開放,完成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海檢集團等重點單位的前期調研溝通,擬共享設備價值超過5億元。

應時而生,順勢而為。青島藍谷將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在海洋科學技術領域進行更多前瞻性研究,爭取更多的原創性成果,構建海洋科研教育、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海水淡化、高端旅游服務等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抓住青島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機遇,全力以赴把藍谷建成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

數據來源:青島藍谷管理局

(責編:余璐、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