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把自然講給你聽(美麗中國)

2020年06月03日08:2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編者按: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了今年六五環境日的主題——“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保護生態環境,需要每個人身體力行,而學習與認知是行動的第一步。近年來,自然教育方興未艾,一些組織和個人致力於幫助人們走進自然、了解自然。栩栩如生的手繪自然筆記、在田野裡上的自然課、探索鄉土動植物的自然之旅……豐富的自然教育活動,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

本版推出特別策劃,講述幾位致力於自然教育的人物的故事,展現他們身上體現著的行動者的力量。

張鬆奎:孩子們的“蝴蝶老師”

本報記者 姚雪青

“大自然的語言很奇妙,天上的白雲、地上的螞蟻、扇動翅膀的蝴蝶,都是大自然的語言……”一個周六的上午,江蘇南京市浦口區老山國家森林公園裡,蝴蝶自然學校的老師張鬆奎正在給11個家庭的30余名學生及家長上一堂蝴蝶與生物多樣性的“自然課”。

一隻米黃色的東亞豆粉蝶停在花上,孩子們忍住激動的心情,慢慢靠近觀察。張鬆奎在一邊向孩子們講解蝴蝶的色彩、行為、習性。

被孩子們稱為“蝴蝶老師”的張鬆奎,上世紀80年代開始收藏中外蝴蝶標本,並多次應邀出國展覽講學。1989年,他接受南京市青少年宮邀請,創辦了一個科教蝴蝶博物館。

中華虎鳳蝶是南京的生態名片。2016年,在南京生態環境部門的支持下,退休后的張鬆奎牽頭在老山國家森林公園山腳創建了南京中華虎鳳蝶自然博物館,辦起了一所“蝴蝶自然學校”。

“蝴蝶是生態環境的重要指征,它們對棲境要求高,對身邊發生的細微變化十分敏感。”在實地參觀環節,張鬆奎告訴孩子們,隻有保護好蝴蝶的棲息地,才能看到更多蝴蝶。他周末、節假日給孩子們講課,每年教學活動百余次。

2018年10月,由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等聯合舉辦的環境教育實踐大賽暨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南京市高淳區椏溪中心小學選送的“中華虎鳳蝶生存狀況調查與自然保護”案例榮獲全國特等獎。這也是張鬆奎的“高光時刻”。

“我加入學校的觀察蝴蝶興趣小組,拍到過許多蝴蝶,可始終沒有看到‘小虎’。那次調研中終於在老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一株杜衡旁,看到了帶著可愛虎紋的‘小虎’,我欣喜若狂!”椏溪中心小學的張新程同學回憶,開心過后不禁想:為什麼中華虎鳳蝶這麼少?它們在地球上還能堅持多久?

為了更好地開展研究,師生們前往老山的蝴蝶自然學校,張鬆奎教他們認識了“小虎”成虫的特征,學會區分雌雄“小虎”,了解“小虎”全虫態的過程。“張爺爺告訴我們,中華虎鳳蝶是中國獨有的野生蝶。它們不輕易搬家,如果找不到食物和產床——杜衡,就會‘抱卵’而死。”張新程說,要用行動呵護自然之美。

時間過了一年又一年,學生換了一批又一批,張鬆奎自豪伴著欣慰:每一個孩子都是他用心澆灌的“綠色種子”。

余海瓊:一起採集青草的味道

本報記者 田 泓

清晨5點的社區什麼樣?小區后花園裡藏著什麼秘密?這是許多上海小囡從來沒有想過的問題。從廣西鄉村走出的80后女孩余海瓊,卻立志要讓大都市的孩子們走出高樓,親近自然。

余海瓊在天津師范大學生物科學系就讀時,參加了自然教育相關的公益活動,專業知識和成長經歷一下子鮮活起來。畢業后,她選擇了從事當時還屬於新鮮事物的自然教育。

“一小時自然時光”,是余海瓊最早在上海推出的自然教育主題活動,希望孩子與家長每周拿出1小時,共同探索家門口的自然。很多孩子剛參加活動時,嫌臟不願坐在地上,看見小虫就要踩死,余海瓊帶著大家觀察蠶蛻過程,發現生命的神奇。不久,家長欣喜地告訴她,以前隻喜歡打電子游戲的孩子,現在口袋裡經常有樹葉、小石子。

2014年,余海瓊成立小路自然教育中心,從事自然教育課程體系的開發和培訓。放學后去菜市場買菜,感受時令變化﹔去小區花園數數有多少種植物,哪些是自然生長、哪些是人工種植的﹔帶上小瓶子,採集青草、雞屎藤、辣椒的味道,建個氣味圖書館……孩子們被調動起來,在觀察中學會探索,在互動中充實心靈。

小路自然教育中心成立迄今,培育了1000多名自然教育從業者,為近5萬個親子家庭提供過服務。作為社會公益組織,團隊的生存是最現實的課題。這幾年,小路自然教育中心的服務內容在不斷擴大——為學校、鄉鎮培訓師資,為主題公園、農場設計游學線路、編寫自然教育的教材和繪本。“條條小路通自然,期待更多人參與到自然教育的事業中來。”余海瓊說。

何清:讓城裡人聽見自然的聲音

本報記者 張丹華

天氣日漸炎熱,正在一家音頻網絡平台上播出的節目《聽見自然》也更新了內容——《二十四節氣之立夏》。這是一檔在陝西省生態環境廳指導下推出的生態環境類原創音頻節目。

伴隨著主播何清甜美的聲音,聽眾還聽到了秦嶺山澗的潺潺水聲。每期節目都會通過這樣的場景帶入,來逐步展開大家能普遍感知的生態環保話題。

“每個節氣都需要吃透它的特點和自然的原貌及變化,但更重要的是找到相應的生態環境保護的結合點,然后還原到當代城市生活的場景,這樣才能讓聽眾有共鳴。”何清說。

除了擔任主播,何清還是節目的主要策劃人和撰稿人。她常在想,怎樣用更具感染力的方式去傳遞生態環保的理念?“要麼有科學價值,要麼有用,要麼觀點犀利,要麼給人美的享受。”何清說,“要讓大家能聽懂,數據才有價值。”

“用中華傳統文化為節目鋪就底色,以傳統詩詞雅韻展現寄情山水的情愫,於美妙樂音及自然聲響中體現自然之美,激發受眾傳播生態保護理念的自主性,這就是整個節目的設計初衷。”何清說。

何清告訴記者,有一位熱心聽友,在一期節目留言裡寫了兩大段文字表達對荒漠化治理的思索,他還希望通過這個渠道表達對小型河道治理的關注。

“這讓我頗為感動,有這樣熱心的聽眾給節目正面反饋,我們覺得有責任把節目做得更好。”何清說。

尤魯青:與草木建立親密聯系

本報記者 姜 峰

青海西寧的一家書店裡,一幅手繪的祁連生態系統畫卷徐徐展開。“這是岩羊,我在祁連山陡峭的山崖上遇到過,岩羊是重要的指示物種,它們后面往往跟著雪豹……”來自祁連縣、天峻縣等地中小學的小畫家們正進行“手繪自然”分享會,祁連山國家公園管理局的負責人也被尤魯青邀請來互動。原定1個小時的分享會,持續了近3個小時才結束。

2004年,英語專業出身的尤魯青應聘為青海省林業部門國際援助生態項目的翻譯。2013年,她辭職成為一名環保志願者,專注青少年的自然教育。

野生動植物保護、防沙治沙……參與過四五百場活動后,深感於主題和形式“碎片化”的尤魯青,又一次謀求轉變:2016年,在青海團省委支持下,她牽頭和兩名小伙伴成立了“青海省環境教育協會”。“青海是生態大省,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等走在全國前列,我們不能再‘零敲碎打’,而要結合政府治理思路,進行系統化的環境教育。”她說。

室內授課、室外體驗、交流分享……從2018年開始,“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生態學校和生態課程”自然教育活動在祁連山南麓的祁連、天峻、門源、德令哈等地多所示范學校開設,承擔此項目的青海省環境教育協會,僅去年一年就組織各類活動170余場次,並且編制出極富地方特色的祁連山生態教育讀本。

“通過自然教育,‘國家公園’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成為孩子身邊的一草一木,建立起一種親密的情感聯系”,尤魯青強調,“孩子是生態保護的重要力量,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了解生態、熱愛生態才能更好地保護生態,才能讓更多人來建設國家公園。”

目前,青海省環境教育協會有7名工作人員,作為秘書長的尤魯青,是唯一的專職人員。協會作為非營利性社會組織,補貼相對微薄,她更多的是憑著一份情懷在堅持。“協會以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等自然保護地為依托,已陸續走進30多所學校,開展400余場次活動,惠及青少年及公眾約5萬人次”,在她的努力下,祁連山生態學校和課程、西寧濕地學校等環境教育品牌正在廣袤高原叫響。

(責編:丁亦鑫、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