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長江淮河太湖高水位緩退

國家防總維持長江、淮河防汛Ⅱ級響應

2020年07月30日08:3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記者從水利部獲悉:據預報,29至31日,江南東北部、江淮、黃淮南部等地部分地區將有中到大雨。長江中下游干流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波動緩退,湖北、安徽、江蘇沿江河湖將維持高水位﹔太湖水位持續緩退﹔淮河上中游干流水位總體緩退,洪澤湖水位接近洪峰﹔四川大渡河、岷江等河流可能發生超警洪水,暴雨區內部分中小河流可能發生較大洪水。長江第3號洪水正向中下游演進,中下游干流仍然維持高水位。

  水旱災害防御應急響應調整為Ⅲ級

  經會商研判,29日,國家防總決定繼續維持長江、淮河防汛Ⅱ級響應,這是第十八天維持Ⅱ級響應。

  應急管理部應急指揮專員張家團介紹,當前長江中下游干流城陵磯、蓮花塘站水位仍然超保,監利至大通江段持續超警已23天,三峽水庫出庫流量還維持在4萬立方米每秒以上﹔淮河中游干流王家壩至盱眙河段持續超警13天﹔太湖超警32天。“上述地區堤防、水庫由於高水位浸泡時間長,滑坡、塌陷、管涌、崩岸等險情還在不斷發生,再加上長時間搶險防守,人員精力體力消耗極大。特別是安徽省受南北兩頭洪水夾擊,抗洪搶險形勢依然十分嚴峻。據氣象預報,長江上中下游部分地區仍然有降雨,局地還有暴雨到大暴雨。”張家團說,從防汛救災和搶險救援兩方面綜合考慮,國家防總決定繼續維持長江、淮河防汛Ⅱ級響應。

  入汛以來,應急管理部部署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向防汛重點地區前置預置專業救援力量,共參加各類抗洪搶險救援近1.1萬起,出動指戰員13萬余人次、消防車1.8萬余輛次、舟艇1.2萬余艘次,營救遇險被困群眾3.7萬余人,疏散轉移被困群眾10.7萬余人。

  水利部於28日18時將水旱災害防御應急響應等級調整為Ⅲ級。水利部提出要克服久戰人疲、思想鬆懈情緒,全力做好各項防汛抗洪工作。

  多種原因導致7月台風活動偏少

  台風的活動有顯著的季節性特征,西北太平洋全年都有台風活動,其中以8月發生頻率最高,9月次之,7月位居第三。但與歷史同期相比,今年1—7月台風生成總數仍偏少七成。今年7月是否會成為有歷史記錄以來的首個“空台”7月?

  中國氣象局台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高級工程師向純怡表示,截至29日,距離上一個台風“鸚鵡”生成后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已經沉寂了超過40天,目前預計7月底之前台風生成的可能性較小。如果月底前仍無台風生成,今年將是1949年以來首個7月“空台”年份。

  “但可以肯定的是,隨著副熱帶高壓的北移,季風槽和赤道輻合帶的活躍,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洋即將迎來台風活動的頻發期。至於這個時期何時開始,還需密切追蹤后期大氣環境條件和海洋熱力條件的變化。”向純怡說。

  今年7月為何台風活動偏少?首先是因為副熱帶高壓偏西偏南偏強,台風生成受阻。向純怡說,今年6月下旬以來,副熱帶高壓異常偏西偏南、面積偏大、強度偏強,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台風生成源地為副熱帶高壓所控制,而副熱帶高壓所控制的范圍以下沉氣流為主,對流活動受到大范圍抑制,台風生成的必要條件受到抑制。此外,南海季風偏弱,也不利於台風生成。

  未來10天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台風活動逐漸活躍

  據統計,8月是台風活動最為頻繁的月份,1949年以來平均每年8月有5.7個台風生成,其中生成台風數最多的是1960年和1966年,為10個﹔最少的是2014年,僅1個。

  向純怡表示,根據最新的數值模式預測,前期持續偏南的副熱帶高壓即將在本月底北移,隨后赤道輻合帶和季風槽開始活躍,未來10天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台風活動逐漸活躍,預計將有1—2個台風生成,“后期我們將密切關注海洋及大氣狀態,以及天氣形勢的演變,滾動做好熱帶擾動的監測及預報,積極做好今年的防台減災工作”。

  (綜合本報記者趙貝佳、丁怡婷、王浩報道)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30日 14 版)
(責編:李昉、劉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