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堅持完善工程體系與科學調度 走顧大局、團結治水的經驗之路

2020年10月20日10:53  來源:人民網-環保頻道
 

人民網北京10月20日電(趙春曉) 今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表示,新中國成立以來,經過70年的治理,淮河的面貌發生了徹底改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為流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水利部正在組織淮河水利委員會和淮河流域四省進行全面系統的總結。

魏山忠總結六條寶貴經驗:一是堅持黨的領導。這是做好淮河治理的根本保証。70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淮河的治理工作。

二是堅持統一規劃。這是做好淮河治理的重要遵循。無論是淮河還是其他江河,可能是世界的一種慣例,河流的治理既有江河水資源干支流相互影響的自然屬性,更有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相關部門需求的社會屬性,是綜合性的,所以是一種系統工程,必須做好頂層設計,做好綜合規劃。無論是在世界還是中國七大江河,都是遵循這樣一種科學的治水之道。中國的大江大河到目前基本都經歷了三輪綜合規劃,50年代一次,淮河是第一條全面治理的河流,所以1950年中央就作出了關於治理淮河的決定。90年代七大江河都做過一輪修訂,本世紀2012年左右做過第二輪修訂,因此,我們國家江河的綜合規劃一般是三輪,而淮河到目前先后編制了五輪綜合規劃,說明中央對淮河的綜合規劃更加重視,說明淮河難治、淮河復雜,說明國家更加重視。淮河這五輪規劃都是在中央確定的“蓄泄兼籌”治淮方針的指導下,統籌考慮上下游、左右岸、流域與區域的系統治理,來確定流域治理工程的總體布局,為構建防洪除澇、水資源開發利用等體系奠定科學的基礎,有力推動流域的治理工作。特別是在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在治淮的規劃中更加注重人水和諧、生態保護、造福人民,特別是高質量發展這樣一些新的理念、新的要求,治淮工作也呈現出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態勢。2018年11月,國務院批准專門印發了《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所以淮河治理規劃不斷向科學、不斷向高質量的方向在發展。

三是堅持完善工程體系。這是做好淮河治理的重要基礎。淮河治理復雜,必須要有一定的工程基礎,中央政府給予特別的重視,70年來,國務院先后12次召開治淮工作會議,這在其他江河可能也是絕無僅有的。掀起了三次大規模治淮的高潮,持續穩定加大投入,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久久為功,目前已經基本建成了布局合理、措施匹配、調度靈活的治理和保護工程體系,我們有工程,手上有“硬件”,來了洪水有工程可以運用,這些為保障流域水安全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前面我已經發布了,我們初步測算,70年治淮總投入近1萬億元,直接經濟效益接近5萬億元,投入產出比是1:5.2,這些工程建設效益是非常顯著的。

四是堅持依法科學調度。這是取得淮河防汛抗旱勝利的關鍵所在。70年來,我們的流域防災減災理念也在不斷升華,可以說實現了從控制洪水到管理洪水的轉變。我們依法科學靈活調度水利工程,發揮這些工程“攔、蓄、泄、分、行、排”方面的作用。一次次戰勝了淮河流域發生的洪澇災害,奪取了一次次防汛斗爭的勝利。特別是今年,今年淮河發生了流域性較大洪水,我大致查了一下,可能和1950年淮河大水相當,1950年河南、安徽兩省受災人口1300多萬人,我印象當時倒塌房屋接近八九十萬間。今年面對這場洪水,我們沒有一個人因為洪災傷亡,效益是巨大的。所以,我們今年做到了行蓄洪區的及時運用,高水位依靠大堤能擋住,沒有出現大的險情,當時王家壩分洪我在現場,開閘分洪之后,下游堤防的巡堤查汛,汪安南總規劃師在現場,我們兩人都在安徽待了8天,沒有大的險情,也沒有一個水庫垮壩,主要堤防都沒有出現重大險情,所以防汛抗洪工作真正做到了有力有序有效。

五是堅持統籌保護與治理。這是建設幸福淮河的關鍵舉措。目前淮河已經連續15年沒有發生突發性的水污染事故,干流水質長期保持在Ⅲ類,南水北調東線受到北方包括北京的極大歡迎,因為水質好了,現在北京、天津主要都是靠南水北調中線在供水,所以未來東線可能也是可選之一,水質改善了,這對我們整個國家水資源的配置都會帶來新的變化。近年來,全面建立河長制、湖長制,進一步強化河湖監管,河湖生態顯著改善,所以廣大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都明顯上升。

六是堅持團結治水。這是做好淮河治理的重要保障。淮河治理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上下游是互為一體,左右岸是唇齒相依,興利除害是相輔相成,我們修一個水庫等水利工程,都是綜合利用,既有防洪也有供水的效應,綜合利用。70年以來,治淮始終堅持統一規劃,上中下游、左右岸兼治,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妥善處理好全局和局部、近期與長遠的關系,平衡各方的利益,走出了一條顧全大局、團結治水的經驗之路。

 

(責編:趙春曉、李昉)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