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生态

滇池水质在改善

本报记者 杨文明
2016年07月30日10:1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滇池水质在改善

  夏季周末,滇池海埂大坝上游客络绎不绝。要在以前,市民对滇池都避之唯恐不及,为啥?味大!

  长期以来,滇池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夏季气温升高,水体藻类大量繁殖、死亡、腐烂、酸臭,滇池前几年甚至成了“臭湖”。由于死亡藻类太多,湖面板结,甚至有老鼠在湖面飞奔。如今,在污染最严重的草海地区,虽然水中仍有藻类,腐臭味却已经闻不到;而离草海不远的湿地,注入的河水更是清澈见底。

  数据中能看到巨大的变化。今年1—6月,滇池外海与草海水质均达Ⅴ类,营养状态为“轻度富营养”。水质监测情况显示,今年上半年滇池外海水质为Ⅴ类,其中1个月达Ⅳ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59.5,与去年同期相比,营养状态由中度富营养转为轻度富营养。今年上半年滇池草海水质类别由劣Ⅴ类转为Ⅴ类,其中1个月达Ⅳ类,水体透明度上升52.6%。这些情况显示,滇池草海水质改善的步伐正在加快。

  在滇池海东湿地,一到周末,不少家长就会带着孩子来游玩,偶有儿童拿着小渔网捞点小鱼小虾,兴奋不已。近年来,在滇池周边记录到鸟类140多种,其中包括三趾鸥、灰翅鸥、须浮鸥、白翅浮鸥、铁嘴沙鸻、蒙古沙鸻等。上世纪80年代常见的土著鸟类野生鸬鹚,也重新回到滇池。

  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不仅依靠越来越多的湿地,更有赖于滇池六大治理工程的综合效益。环湖截污、入湖河道整治、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生态修复与建设、生态清淤等工程,为滇池织起了一道道防护网,如今滇池已建成湖滨生态湿地3600公顷,35条主要入湖河道的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编织这样的防护网,离不开众多昆明干部群众的努力。昆明官渡“护滇人”李东升,从2003年就担任入滇河道的保洁员,开始时家里人一直反对他放着好工作不干去当保洁员,他却说,滇池养育了我,我要为保护滇池出一份力。如今,不仅李东升仍在滇池河道忙碌,他的不少亲戚也投入护滇工作,成为远近闻名的“护滇家族”。

  昆明市把滇池保护治理作为昆明转方式调结构的一面镜子,坚持量水发展、以水定城,大力优化滇池流域生产力和人口空间布局,把相关法规贯彻落实到滇池保护治理工作各个环节,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以最严厉的法治手段为滇池保护治理提供保障。滇池水质虽有波动,不断改善是大趋势。

  “小时候滇池水用手捧起就可以直接喝,鱼虾多得用脚都能踩得到。后来随着人口越来越多,废水、污水大量地排入滇池,滇池水变得又脏又臭。如果人跳进滇池里,出来就会变成‘绿青蛙’。”昆明市官渡区居民黄先生说,如今滇池水质越来越好,真希望有一天能下水游泳。

  让滇池水质持续改善,不断变清,这正是所有昆明人的心愿。

(责编:董思睿、杨虞波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