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生态

京津冀要在协同治霾中“找齐”目标

曹红艳
2017年01月24日07:38 | 来源:经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京津冀要在协同治霾中“找齐”目标

  京津冀三地大气污染物相互输送、相互影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现实决定了三地协同治霾、联防联控是必然选择。要想在协同治霾进程中“找齐”目标,根本要靠加快转型升级,在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路径上走得再快一些。在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转移和空间腾挪只是权宜之计,机制创新、生产转型和技术升级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随着京津冀地方两会的举行,三地治霾目标浮出水面。北京提出2017年PM2.5年均浓度下降18%,达到60微克/立方米;河北提出下降6%,也就是66微克/立方米左右;天津则提出完成国家“大气十条”目标任务,2017年比2012年浓度下降25%。数据显示,京津冀地区2016年PM2.5年均浓度分别为73微克/立方米、69微克/立方米和70微克/立方米左右。

  由于同处一个大气流场,京津冀成为同呼吸、共命运的一个共同体。三地大气污染物相互输送、相互影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现实决定了三地协同治霾、联防联控是必然选择。然而,三地不一的治霾目标,让人们对目标达成增添了些许担忧。

  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京津冀协同治霾最为突出的亮点是在应对重污染天气时,京津冀及周边区域首次实现区域高级别、大范围预警应急联动。事后证明,大多数城市实际污染情况低于发布预警级别,污染过程的持续时间和发生严重污染级别的城市数量均有明显下降,这意味着提前采取应急响应措施有效减轻了重污染天气影响,将污染级别降低了一个等级。不仅仅是应急联防联控,从散煤治理到机动车标准,再到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京津冀三地之间要获得更大的环境效益,在治霾行动上需要更多协同。

  相对于人们对清新空气的迫切愿望,京津冀协同治霾进展并不如人们期待的那样快。作为全国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与长三角发展基本同步、珠三角在一个省内的情况不同,京津冀区域不仅涉及复杂的省际协调,更面临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矛盾。客观存在的发展差距,使三地环境治理水平参差不齐,治霾整体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被打了折扣。近些年,产业转移对河北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也使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能不能解决好发展与保护的问题,是推进三地协同治霾深层合作的关键。

  京津冀亮出的治霾目标,标记的是三地当下不同的合作起点。在协同治霾进程中“找齐”,根本还是要靠加快转型升级,在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路径上走得再快一些。我们必须看到,在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转移和空间腾挪只是权宜之计,机制创新、生产转型和技术升级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当前,京津冀协同治霾的机制正在不断完善,实践中也不断有新的进展。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体中,环境容量如何、工业布局怎样、未来向何处去,都需要通盘考虑。拿出全局眼光,尽快提出妥善的解决方案,加大推进力度,做好保护与发展这篇大文章。只有这样,三地才能齐头并进、蹄疾步稳。

(责编:朱江、伍振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