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生态

云南师宗从砍树卖钱到主动护树

杜鹃花开菌子山

本报记者  杨文明
2017年04月07日14:0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伴随气温回升,云南师宗县的菌子山上,2万多亩、6万余株、树龄从100—1417年的连片古杜鹃争奇斗艳。这里的杜鹃有20余种,全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马缨花杜鹃群落也在这里。

  菌子山是喀斯特岩溶地貌,半山区庄稼收成不好,农民只能靠养牲畜维持生计。以前村里穷,“修路、拉电杆,都得靠砍树换钱,杜鹃树反而因为木质不好不能当柴烧、卖不上价,留了下来。”菌子山脚下师宗县五龙乡小法块村村民刘亚邦说,几十年砍下来,别的树少了,没啥用的野生杜鹃开得越来越艳。而村民的日子,则慢慢有了变化。“以前养牲畜吃不饱,不少地方还让羊啃得只剩下石头,生态恶化。现如今,养牲畜的少了,日子却越过越好了。” 刘亚邦说。

  这缘于产业之变。“杜鹃花开得越来越艳,政府开始引导我们转型,发展旅游。”刘亚邦说,本地群众摆摊卖野核桃、苦荞饼,都卖上了好价钱,加上公益林补贴,日子基本没啥问题。

  记者了解到,小法块村27户人家有9户开了农家乐,几户头脑活络的,年收入保守算也有十多万元。

  有了新营生的村民,纷纷减少牲畜数量。当地也因势利导,引导农民划分放牧区域,确保牲畜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量。“咱这除了看杜鹃花海,林间空地特别适合搞露营,露营区草不能太高,养羊恰好减少了景区割草的开支。”当地景区工作人员郭排孝说。

  但是,野生杜鹃生长缓慢,其他越长越高的树木把野生杜鹃花全遮住了。“树枝可以修剪,但树根决不能砍。”师宗县林业局局长范俊峰说,禁止砍树是红线,要找对树木抚育方式,找到生态和发展的平衡点。


  《 人民日报 》( 2017年04月07日 14 版)
(责编:李楠桦、杜燕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