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生态

乡村成景点 青山变金山(全国文明城市巡礼)

本报记者 刘泰山
2017年05月04日10:3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一条小河,微波荡漾;三座拱桥,回廊相连。遒劲古榕树下,两排麻石方碑刻着古训、民约、先贤诗句。近前细看,一块碑上镌有本地清代举人廖松所写《弦里歌》:“邹鲁依然见海滨,家弦户诵里原仁……”

  这可不是哪个大城市广场,而是一个普通乡村文化广场。佛山市南庄镇龙津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冯耀泉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每年投入1200多万元,改造脏乱村貌,提炼文化元素,做到了‘乡村即景点’。”

  近年来,佛山按照“努力交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份好的答卷”的要求,产业升级与文明创建两手抓。2015年,佛山“一市五区”成功同创“全国文明城市”。佛山没有就此满足,而是继续创新路径,统筹发展,推动文明创建活动向乡村延伸,建设美丽文明村居,争创全国一流文明城市。

  2016年,佛山确定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服务优的“三美一优”标准,调动村民、乡贤、企业家积极性,率先打造20个美丽文明村居示范点。今年,市、区、镇街三级财政投入3.3亿元以上,带动社会资本,重点建设110个适宜居住、休闲、观光、旅游的美丽文明示范村居,推动城乡协调发展。5年内,全市400多个村居将全部达到省级以上文明镇村标准。

  古村落活化,成为一大亮点。佛山发动社会力量,整理文史典籍,建立村史馆,传承民间技艺,复原民俗活动,修复古建遗存,再现慈善村、诚信村、书香村、醒狮文化村、状元文化村等,升级一批具有岭南特色的古村落,形成“一村居一品牌”。

  记者在佛山顺德区逢简村看到,实施分散式污水处理之后,发臭的河水恢复了“元气”,重现“小桥流水、老树古祠、小舟垂钓”的田园风光。去年,小村接待旅客100多万人次。

  佛山还抓住农业新业态,减少污染较大的畜牧养殖业,增加花卉、有机蔬菜和优质水产业,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美丽经济”,建起文娱、生态、养生、休闲、旅游等特色村庄。村居经济生态化,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如今,佛山正全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生产生活之中,培育文明乡风,遏制攀比斗富。去年,全市人均GDP超过11万元,基本实现全面小康,村民享有更多获得感。全市城乡注册志愿者超过77万人。

  “文明城市创建永远在路上。通过不断推进创文活动,佛山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健康、有序,逐步转入‘经济发展高增长、资源消耗低增长、文明程度大提升’的新轨道,市民对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去年排名全省第一。”市委书记鲁毅告诉记者。

(责编:初梓瑞、史雅乔)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