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生态

一圈车轮,丈量长江源

本报记者  姜  峰
2017年09月14日08:4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轰隆隆……”海拔4500米的青海省玉树州曲麻莱县巴干乡,山野的清梦被惊醒,7辆摩托车穿行在高原草甸。

  这支车队的行装颇不寻常:有的摩托车后座绑着被褥,有的绑着锅碗瓢盆,甚至还有菜籽油,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燃料——牛粪。

  牧民逐草而居、举家迁徙?非也。

  “快看右边!岩羊!”打头的一位康巴汉子突然停下摩托车,招呼大家向右方的山岩望去。车队中有人掏出了望远镜。“一、二、三……总共12只!”一边数,一边拿相机拍照,并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

  领头的汉子名叫文校。44岁的他,如今是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曲麻莱管理处巴干乡生态管护队的队长。“我们管护队20多名生态管护员,全部牧民出身,负责2000平方公里的日常巡线值守,每个月还要分组进行3次集中大规模巡山,调查和保护长江源区域的生态资源,巡查盗猎盗采等违法活动。”

  每次巡山都要耗时三四天,生态管护员自带干粮被褥,走到哪睡到哪,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临近晌午,管护队员找到一个溪流边的避风处,席地而坐,掏出油馍、干饼,支起锅煮奶茶。苦于没有容器,队员们便挑拣溪流里的平滑石板,拿水冲冲,将酸奶盛到石板上递给记者,“尝尝,我们特制的‘石板酸奶’!”

  “三江源地区地广人稀,需要我们这些‘眼睛’和‘耳朵’,随时监控动植物等生态资源的状况。”虽然条件艰苦,但文校和队员们充满乐观。“像苍鹰、白唇鹿、岩羊、盘羊等受保护的野生动物,我们每次巡山都会记录在案,动态监控它们的生长情况。令大家振奋的是,最近与这些珍稀动物的‘邂逅’次数越来越多,说明我们的生态保护越来越好。”

  “每年年终,都会对生态管护员进行考核,实行动态管理。”文校说,为了守护三江源的生态资源,队员们从牧民转型为生态管护员,“既保护了环境,又有工资拿,兄弟们觉得这样做才对得起养育我们的山山水水。”


  《 人民日报 》( 2017年09月14日 11 版)
(责编:初梓瑞、李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