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自然 44%逝者生态安葬

2018年04月05日17:25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回归自然 44%逝者生态安葬

昌平区“公益节地生态集体安葬仪式”在北京天寿园陵园举行。记者 和冠欣摄

“妈,您放心,我们都挺好的!以后我们常来看您!”在昌平区天寿陵园的首批自然葬落葬仪式上,市民王女士一家声声叮嘱,拭泪将手中的可降解骨灰坛缓缓放入草坪上已经做好的墓穴内。献花、填土、覆盖草皮,逝者入土为安。4月3日,首批8位逝者在此以自然葬的方式落葬。据统计,全市44%的逝者已选择了类似的生态安葬。

自然葬作为绿色节地生态葬的新方式,去年在本市启动以来,已有4家陵园开展试点,全年办理骨灰自然葬业务994份,安葬逝者765位。

记者看到,新开辟的自然葬区域是一片约500平方米草坪。草坪前侧,立着三块一人高的石碑,上面一一镌刻着逝者的名字。自然葬表面不设墓碑、不留硬质墓体,可降解骨灰坛约在半年后完成降解,逝者骨灰将与自然融为一体。家属可向陵园的网上纪念馆提供逝者的照片等信息,制作电子祭奠平台远程祭扫。

昨天,八宝山革命公墓也举行节地生态安葬公众开放日。生态墓园位于革命公墓北山,共设计了壁葬、草坪葬、花坛葬、水葬等8种安葬形式,总占地面积约41300平方米。

玉岑园是立体安葬的集中区域,占地面积为9600平方米,共建有10080个壁葬格位,是一个全封闭式的骨灰廊,平均每个格位占地0.95平方米。投入使用三年来,已安放骨灰6016份,使用率在75%以上。

融真园则更像是一个城市休闲公园,共设有7种生态安葬方式,包括有树葬、草坪葬、花坛葬、自然石葬、景观石葬、水葬、骨灰撒散,分为梅、兰、竹、菊、松、枫、荷七个区域。融真园一期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目前一期建设已经完成。

生态墓园利用原始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先建公园后建墓园”“修墓不见墓”。比如花坛葬的花坛,灵感来源于汉代宫廷中的石灯台,古朴典雅、简洁大方。它既是主干道两侧的装饰,又具有安葬功能,每个花坛能安葬2份骨灰。草坪葬安置0.2平方米的小型卧碑,远远望去是一片开阔的绿地景观。骨灰撒散区占地50平方米,骨灰放置可降解骨灰坛中,深埋土层1米,融于自然不保留任何标志,景观壁雕的后方刻名方便祭奠。树葬以合欢、海棠、玉兰、松柏等植物做为背景,设置自然形状泰山石作为墓碑标志,根据树形大小,树的周围可以安葬3到4份骨灰。

此外,今年公墓还新开发水葬区,占地近百平方米,岸边安置景石100余块,可以作为安葬骨灰的标志物。景观石葬则是根据地势错落堆砌,紫薇、鸢尾、玉兰、松柏点缀,可安置景石50块,安葬骨灰40余份。

近年来,生态葬绿色节地的理念日益被更多人认可,全市33家经营性公墓都提供骨灰节地生态立体安葬,包括树葬、草坪葬、花坛葬、海葬和骨灰亭、廊、阁等多种形式。据统计,2017年本市生态安葬的比例已达到44%。

以昌平为例,据昌平区民政局副局长孟庆宝介绍,昌平区6家经营性墓地和7家公益性墓地都已经开辟了节地生态安葬区,可为老百姓提供树葬、花葬、草坪葬、自然葬、立体格位存放等多种安葬服务,目前已有4000余份骨灰采用了生态节地安葬。其中,昌平区的天寿陵园、凤凰山陵园、佛山陵园还开设了自然葬区。自然葬不收基本殡仪服务费,每份骨灰则由政府向相应的陵园补贴4000元用于支付服务费用。

而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采取骨灰格位立体存放、树葬、草坪葬等节地葬法的已占95%以上。(记者 金可)

(责编:田虎、连品洁)

环保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