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游客大连买海鲜遭掉包 千里维权获赔8千元

付垚

2018年09月08日07:56  来源:北京青年报
 
原标题:吉林游客大连买海鲜遭掉包 千里维权获赔8千元

  9月2日,在大连结束旅程的刘先生和爱人决定带些海鲜回去给家人尝尝。于是,他们购买了1300元的新鲜龙虾和螃蟹,没想到遭遇商贩的“掉包计”。气不过的刘先生决定“打高铁”返回1000公里外的大连维权。最终,在市场监督管理所的帮助下,刘先生拿到了8000元赔偿。

  海鲜市场买虾蟹

  老乡给“优惠价”

  刘先生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8月末,他和爱人一起从吉林延吉来到大连旅游,一共在大连玩了7天,感觉整个旅途都很顺利,虽然劳累,但心情很不错。

  9月2日,是他们启程回家的日子,“大连是海滨城市,我们这些天吃了不少海鲜,感觉味道很好,就决定给家里人带一些回去。”刘先生说,“我们住的宾馆附近有家水产市场,我们就决定在这里买一点海鲜。”

  在市场逛了一会儿,刘先生选了一个摊位,和摊位的老板聊了几句,老板听出他是吉林人,便说自己和他是老乡,给刘先生一个“优惠价”,龙虾40块钱一斤,螃蟹20块钱一斤。刘先生随后买了5只龙虾和十多斤螃蟹,挑选的时候看上去也都是活蹦乱跳的,一共花了1300块钱。

  “当时光顾着聊天,并没有留意他给我装进袋子里的动作,摊贩用黑塑料袋装好后,我就拎着走了。”刘先生说,“老板告诉我,从大连到延吉只要几个小时,给龙虾和螃蟹周围放上冰,到家依旧还是活的。”

  从大连回延吉刘先生和爱人搭乘的是飞机,海鲜需要用泡沫箱包装,还需要装上冰块,刘先生的这些海鲜一共被分了5个泡沫箱包装,办理托运的时候,称重显示是44公斤。

  买的新鲜龙虾

  回家变“冰坨”

  “一路带着这40多公斤的海鲜和包装箱,终于回到了延吉。可是到家打开包装一看就傻眼了,当时买的时候龙虾和螃蟹都是新鲜的,但打开之后发现都是冰冻的,根本就不是新鲜的,我们重新称了重,发现还缺斤短两。”刘先生说。

  在大连的时候,考虑到回家还要请教摊主海鲜的做法,刘先生和爱人加了卖海鲜摊主的微信,可是等刘先生发微信过去询问情况时,发现摊主早已将他拉黑了。

  随后,刘先生拨打了该水产市场监督管理所的举报电话,对方告诉他需要提供具体的摊位号,否则找不到摊主很难处理。“当时根本没有留意摊位号码,所以我一生气,就买了高铁票,决定再去一趟大连,给自己维权。”

  从延吉到大连有将近1000公里的距离,坐高铁一共要6个多小时,二等座的票价也有400多元,“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而且他坑了我,以后还会坑别人。”刘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

  听说要调监控

  摊主赶忙赔偿

  9月3日晚,刘先生回到了大连。第二天,他便来到了水产市场的监督管理所反映情况。

  市场监督管理所的杜所长随后叫来了摊贩,在9月2日还热情招呼刘先生的摊贩,此时见到他却像见到了一个陌生人一样,“他说不认识我,完全想不起来了,还反问我在他这里买了什么。”

  工作人员告诉摊贩,市场里面有监控视频的,可以随时调出来。“摊贩听了这话,沉默了大约一分钟,最终承认了自己掉包海鲜的事实,并且表示会对消费者进行赔偿。”

  随后,在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的监督下,摊贩返还了刘先生购买海鲜的钱,并给予了三倍赔偿,加上交通费,一共给了刘先生8000元。

  离开大连之前,刘先生前往了当地的另一处水产批发市场,同样大小的新鲜龙虾这里售价110块钱一斤,螃蟹40块钱一斤,“当地渔民告诉我,新鲜龙虾40块钱一斤,螃蟹20块钱一斤,根本就是赔本的,如果是这个价格,商贩如果不用掉包计,根本就不会卖。”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这家水产市场由于靠近大连火车站,很多外地游客都会在回家之前在这里购买海鲜。有不少网友在网上吐槽,曾在这里遭遇购买海鲜被掉包的经历,由于距离太远,绝大多数人都放弃了维权。

  对话

  维权者:我就是要较这个真儿

  北青报:当你回家看到被掉包的海鲜,是什么反应?

  刘先生:海鲜在路上需要用冰块冷冻,而且需要用泡沫箱包装,特别沉,在机场的时候称重有44公斤,我好不容易扛回家的,想叫上亲戚朋友来美餐一顿,结果一打开海鲜都是变质的,原本五六斤的龙虾也变成了一二斤的,当时气坏了。

  北青报:有没有想过要放弃维权,毕竟返回去有将近1000公里的距离。

  刘先生:从大连回去之后原本就打算第二天去上班的,当时的第一反应肯定是算了,打电话投诉一下,但是因为记不起摊位号,市场的管理人员也没有证据去找摊贩。总共1000多块钱,感觉并不是特别值得再跑一趟,但是摊贩骗了我一个人,以后还会再骗人。不能让他从这里面尝到甜头,要不然以后还是会有人上当,我就是要较这个真儿。

  北青报:你觉得这趟维权值得吗?

  刘先生:因为耽误了几天上班,但是我觉得这样的维权还是值得的。因为我的行为可以让那些希望钻空子的摊贩能够意识到,欺骗消费者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下次再想做这样的事儿,他们至少会想一想,能不能承受住这些代价。

(责编:孟哲、杨波)

环保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