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市民亟需树立“大节水观”

2019年03月24日09:42  来源:北京青年报
 
原标题:“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市民亟需树立“大节水观”

  亟需树立“大节水观”  

  王晓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世界水日由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1993年1月18日决定设立,旨在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Leaving no one behind”(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中国则开展了“中国水周”的活动,宣传“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短缺已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中国人均水资源2000多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4,而且这些有限的水资源的分布还很不均衡。中国大量水资源集中在西南地区,华北地区尽管人居密度较大,水资源却很匮乏。西藏和青海达到人均水资源1.3万—1.4万立方米,北京仅有130多立方米,华北地区几个省区大多在人均300-400立方米。

  在严重缺水的地区,节约用水就显得尤为重要。过去的节约用水宣传,主要集中在如何减少居民日常生活中的用水,如减少自来水流失、减少洗车、中水利用、小区雨水集留等等,这些措施确实是一些有效的措施,但是仅有这些措施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树立“大节水观”。

  “大节水观”的一个重点就是减少水污染。水污染是导致水资源短缺的严重问题,本来就缺少水资源,而有限的水资源又被污染,那么问题就会更加严重。近年来,中国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来解决水污染问题,许多地方的主要领导被任命为河长、湖长,直接承担保护河流湖泊的责任,即使在如此强有力的行政措施下,2017年还有超过30%的地表水是四级以上的水,更有8.3%的水是劣五类。

  过去,河流和湖泊同时承担了提供清洁水和消纳污水的双重责任,人们将污水排放到河流,或将垃圾扔到河里,但是因为污水和垃圾的量都很小,河流和湖泊的自净功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而在现代社会,污水排放增长很快,远远超出了河流湖泊的自净能力,继续任由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流入河流湖泊,必然导致水体污染,那么就减少了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因此,减少污染就是节约用水。

  “大节水观”的另一个重点是城市要有蓄水能力。传统的城市规划思路是将城市与自然对立起来,地表被大面积硬化,大量湿地被填平,河道也被硬化以减少渗透。这样设计的结果使城市几乎没有蓄水能力,在雨水来临的时候,大量雨水被迅速排走,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而且成为城市的安全隐患。北方地区的雨水往往比较集中,夏季经常出现大雨或暴雨,一旦排水不畅,就会影响城市的交通,造成城市洪涝。

  针对上述问题,现在出现了“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要求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留下充足的空地,使雨水能够在城市中停留和蓄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可以吸水,让土地恢复其渗透作用。一些城市的居民小区实行雨水收集活动,收集的雨水供小区绿化使用,这其实就是缩小版的“海绵城市”概念。如果将这个概念加以延伸,使居民小区的绿地、花园都可以发挥收集雨水的作用,那么就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这是节水的重要措施。

  此外,要发挥旱作农业的优势。到目前为止,农业仍然是用水大户,超过60%的用水是农业用水。随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耕地有了灌溉条件,这在保障粮食产量高产稳产的同时,也增加了水资源的消耗,在河流和湖泊的地表水不足的地区,农业依靠抽取大量地下水灌溉,造成了地下水位下降,甚至出现地表沉陷。

  传统的旱作农业主要依靠降雨,为了适应干旱缺水的条件,他们形成了许多节水的农业耕作技术,比如锄地。锄地不仅可以清除田间杂草,而且在松动土壤的同时打破土壤水分蒸发的空隙,从而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有经验的老农说“锄三遍地等于浇一次水”,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在灌溉农业中,农民普遍不再锄地,增加的土壤水分蒸发只能依靠增加灌溉解决,这无疑增加了农业水资源消耗。综合利用滴灌、地膜覆盖等现代技术,同时借鉴传统的旱作农业技术,发展节水的农业,提高农业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对于水资源短缺地区节水作用重要。

  同样重要的是,城市居民要加强节水意识。节水不仅仅是节约有型的水,而且要节约虚拟的水——所谓虚拟的水,就是生产消费品所消耗的全部用水,比如生产一杯咖啡可能需要1400升水,诸如此类。所以,居民生活中节水不仅要减少有型水的浪费,也要减少不必要消费品的浪费,从而形成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除了直接节约用水外,居民参与监督水污染、保护水环境等,都是在发挥节水的重要作用。

(责编:刘然、夏晓伦)

环保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