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我国年均修复草原超过4600万亩 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了解到,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取得了历史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据统计,“十四五”以来,中央财政支持草原保护修复总投资达到1100亿元,年均修复草原超过4600万亩,年均防治草原鼠虫害面积超过1亿亩,草原鲜草总产量超过5.5亿吨。
“海洋命运共同体”上海论坛举行 吁“守护蔚蓝家园,共赢蓝色未来” 首届“海洋命运共同体”上海论坛23日在上海海事大学举行,来自海事、海洋领域的大专院校、港航企业和科研院所的近200名专家以“共赢蓝色未来:中国方案与世界愿景”为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在主论坛上,国家安全学专家、资深外交官、国际问题专家围绕民间外交与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历史逻辑与现实挑战、当前国际形势与海洋秩序等展开深入探讨。
今年前三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公布:优良天数占比84.8%
人民网北京4月23日电 (记者王仁宏)今日,生态环境部公布2025年一季度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数据显示,1—3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41.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8%;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4.8%,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1.8%,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水利部明确蓄滞洪区建设“时间表”:三年将新增33处、累计建设72处 人民网北京4月23日电 (记者王仁宏)近日,水利部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蓄滞洪区作为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多次在防御流域性大洪水关键时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底牌”作用。
世界地球日特别策划|“拍拍”家乡美
地球
是人类共有且唯一的美好家园
近年来
我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让美丽画卷
铺在万里河山处
绘至青山绿水间
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
今年主题为“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让我们一起走出书卷、走入生活
感受推窗见绿、开门见景的日常风光
感叹举目皆美、移步皆画的四时美景
随手捕捉
“家门口”“山那边”的绿色美景
监制:章斐然 李鉴
策划:李楠桦
文案:王仁宏
设计:方红、郭思邈
视频制作:吴垠翰(实习生)
资料来源:生态环境部、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视频来源: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中国铁路西安局、视觉中国等.
我国首个林草行业大模型研发成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智慧林草创新团队近日以DeepSeek大模型为底座,成功研发出我国首个林草行业大模型——林龙大模型,标志着我国在智慧林草研究和应用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林草行业具有地域广阔、类型复杂、工作难度大等特点,亟须与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动林草质量精准提升。
山西将建设完善碳普惠公众参与平台 本报太原4月17日电 (记者付明丽)山西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和省交通运输厅近日印发《山西省碳普惠公众参与机制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以推动碳达峰碳中和、高质量发展目标为引领,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普惠共享”的原则,建设完善全省碳普惠公众参与平台,研究制定碳普惠量化、交易、运行等相关规则制度,扩大碳普惠覆盖场景,探索建立个人碳减排账户,丰富公众参与绿色低碳行为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积极性,逐步形成特色鲜明、运行有序的碳普惠公众参与机制。
一季度全国交易绿证2亿个 本报北京4月17日电 (记者丁怡婷)国家能源局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1.74亿个,同比增长9.39倍,其中可交易绿证1.44亿个,占比82.26%,涉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7.07万个。截至今年3月,全国累计核发绿证56.17亿个,其中可交易绿证38.35亿个。
南方电网经营区域绿证绿电交易破千亿千瓦时 本报广州电(记者李纵)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绿证绿电交易规模达1289亿千瓦时,对应绿证1.289亿个,同比实现爆发式增长,交易总量已超越前两年之和,跨省交易占比高达81%,单独绿证交易规模占全国75%,绿色资源全国范围优化配置特征凸显。 规模跃升凸显绿色消费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