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粵港澳大灣區供水安全 水利部實施今年首次珠江壓咸補淡集中補水調度 人民網北京1月18日電 (記者余璐)記者從水利部獲悉,為全力保障澳門珠海等地冬春供水安全,近日,水利部實施2023年首次珠江壓咸補淡集中補水調度。 水利部相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10月以來,西江流域降雨量112毫米,較多年同期偏少3成﹔西江梧州段來水較多年同期偏少近5成。
如何打贏外來入侵物種阻擊戰? 今年1月1日,農業農村部會同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海關總署和國家林草局組織制定的《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開始施行。 “外來物種真不少啊”“這份‘黑名單’來得及時”……一經發布,這份目錄就引來眾網友熱議,網上話題量達到298萬多條。
2022年我國完成國土綠化超1億畝(新數據 新看點) 本報北京1月16日電 (記者顧仲陽、寇江澤)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全國林業和草原工作視頻會議上獲悉:2022年我國完成造林5745萬畝、種草改良4821萬畝、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2771萬畝,實現了1億畝的國土綠化目標。 據介紹,造林綠化任務首次實現帶位置上報、帶圖斑下達,推進造林、種草改良、防沙治沙、退耕還林還草、油茶種植等任務落地上圖。
中國氣象局:我國已初步形成天、空、地一體化溫室氣體立體觀測能力 人民網北京1月9日電 (記者余璐)“截至目前,中國氣象局已經組建了包含60個地面觀測站的國家溫室氣體觀測網,同時有3顆具備全球主要溫室氣體監測能力的衛星在軌運行,已初步形成天、空、地一體化的溫室氣體立體觀測能力。”1月9日,在中國氣象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副司長張興贏如是說。
高質量推動國家公園建設——解讀《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 國家林草局、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近日聯合印發《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遴選出49個國家公園候選區(含正式設立的5個國家公園),總面積約110萬平方公裡。 49個國家公園候選區是怎樣產生的?國家公園創建設立的原則、流程和工作機制如何?怎樣高質量推動國家公園建設工作?在29日國家林草局舉行的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新聞發布會上,相關部門有關負責人進行了介紹。
海洋環境保護法擬修訂 將完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 27日,海洋環境保護法修訂草案提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審議。修訂草案將完善海洋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加大對海洋生態保護地區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
六部門在78個城市聯合開展典型地區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 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 記者28日從水利部了解到,水利部等六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通知,公布典型地區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城市名單,明確在29個省區市的78個城市開展典型地區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 加強再生水利用配置,有利於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