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協同推進城市節水
2025年5月11日至17日,是第34個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今年的主題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協同推進城市節水”。活動期間,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宣傳周主題動畫、科普漫畫、宣傳海報等,以多元形式推廣宣傳生活節水小竅門、水資源循環利用等節水知識,助力營造全社會節水、惜水、護水的氛圍。
2024年北京河湖水生態健康狀況總體良好 本報北京5月8日電 (記者潘俊強)日前,北京發布的《2024年北京市水生態監測及健康評價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北京市河湖水生態健康狀況總體良好,水生態系統正朝著更加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 《報告》顯示,2024年北京市水生態監測工作共布設192個監測站點,涉及153個水體,覆蓋全市主要河流、湖庫,監測內容主要包括生境指標、理化指標和生物指標三類。
江南華南有較強降水和強對流天氣 本報北京5月8日電 (記者李紅梅)中央氣象台預計,5月8日夜間至9日,江南南部和東部、華南大部、華北東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江西東部、湖南南部、廣西東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區將伴有短時強降水,局部地區有10級以上雷暴大風,最大風力可達11級以上或冰雹等強對流天氣。
嚴厲打擊破壞黑土地資源犯罪 本報北京5月8日電 (記者魏哲哲)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日前發布《關於辦理破壞黑土地資源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依法從嚴懲處盜挖、濫挖黑土等導致黑土地資源和生態環境遭受破壞的行為,以司法之力守護“黑土”糧倉。 據介紹,《解釋》主要圍繞調研發現的破壞黑土地犯罪案件司法中的突出問題與實踐難題,如罪名適用問題、定罪量刑標准問題、事實認定難問題等作了解釋,為執法辦案提供裁判依據。
寧夏首次入選全國地質災害應急避險典型案例 中新網銀川5月7日電 記者7日從寧夏固原市涇源縣獲悉,在應急管理部日前公布的2024年度全國地質災害應急避險典型案例中,寧夏涇源“7·22”山體滑坡災害應急避險案例成功入選。這是寧夏首次入選全國地質災害應急避險典型案例,對加強地質災害防范應對工作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借鑒意義。
建好口袋公園 拓展綠色空間 本報南昌5月7日電 (記者楊顏菲)傍晚時分,吃過晚飯,家住江西撫州金溪縣秀谷鎮鳴山路附近的居民劉旭輝便喊上鄰居,一起去“鳴山口袋公園”散步。“以前這裡有污水排放,如今改造成小公園,林木繁茂、空氣清新,我們都愛來轉轉。
雲南完成百萬余株古樹名木數據更新 記者從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近日,雲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完成雲南古樹名木數據更新工作,覆蓋全省16個州(市)百萬余株古樹名木。 據了解,此次雲南完成數據更新的百萬余株古樹名木,數量佔全國古樹名木總量的五分之一,標志著雲南古樹名木保護數字化、智慧化能力水平持續提升。
“觀鳥熱”折射“生態好”(生態論苑) “觀鳥熱”的興起說明我國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即使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裡,因為生態持續向好,珍稀鳥類也會頻頻現身 眼下,鳥兒越來越多,很多人紛紛拿起相機去拍鳥、觀鳥。在北京各大公園、景點裡,都有不少“打鳥人”,每天“長槍短炮”對准各類色彩繽紛的鳥兒,拍下它們或是飛翔,或是嬉戲等各類優美身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