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推進經濟能源、制度體系、文化科技綠色化

以綠色化引領綠色發展消除灰霾

林智欽
2015年08月12日08:3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今年3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提出,“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明確提出綠色化,對於綠色發展、消除灰霾具有重大意義。灰霾是環境污染疊加累積的結果,綠色發展消霾就是從源頭上消除空氣、水體、土地等方面的污染,修復受損生態系統。綠色發展消霾需要把綠色發展的總體思路和理念轉化為具體的政策、技術和行動,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綠色化是綠色發展消霾的戰略引領,綠色發展消霾是綠色化的重要抓手。綠色發展消霾以文化科技綠色化為基礎、以制度體系綠色化為保障、以經濟能源綠色化為突破口,是努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過程。

  經濟能源綠色化。綠色經濟是綠色發展的主要內容,涵蓋產業經濟的低碳發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關鍵是能源和經濟系統的綠色化(簡稱“經濟能源綠色化”)。一是推進能源系統綠色化。面對環境容量、氣候容量制約和化石能源、礦產資源迅速消耗,人類亟須在能源的綠色低碳轉型上取得突破,走出環境污染、資源枯竭的困境,實現“宜居地球”的夢想。這就需要推進能源綠色革命,大力發展可再生和清潔能源,控制能源消費總量。二是推進經濟系統綠色化。以改革和科技推動經濟發展綠色、低碳、循環轉型,把節能作為減排的最重要途徑(節能優先),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研發推廣綠色低碳節能技術,降低清潔能源成本,提高服務經濟和知識經濟比重,形成生態化、可持續的綠色生產方式。綠色、低碳、節能和高效技術並舉,控煤、節能、提高能效和使用清潔能源多管齊下,新能源、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齊頭並進,綜合治理空氣、水體、土地污染,持續強化自然保護和生態修復,推進經濟系統綠色化,使綠色化嵌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制度體系綠色化。加快建立完整的綠色發展制度體系,引導、規范和約束社會經濟活動,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構建綠色政績考核體系,研究推廣綠色核算體系,使能源利用效率和環境質量改善成為重要考核指標和問責因由,落實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度,推進政府、企業綠色化責任的落實。進一步改革主要建立在化石能源生產和消費基礎上的能源體制,形成適應綠色發展的體制機制,消除可再生能源發電在輸送、分配、存儲等環節的瓶頸。綠色發展指標體系是綠色發展的衡量標准和重要導向。研究建立綠色發展指標體系,加強統計監測和執法監督,促進綠色發展及相關體制機制完善。法治尤其是嚴厲的執行和先進的技術監控是治理灰霾的良方,應以嚴格的法治保障全方位的綠色化。同時,建立健全政產學研聯動機制,為綠色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文化科技綠色化。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多種媒體,加大科普教育和宣傳力度,普及綠色文化,使綠色化成為社會主流文化。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發展理念,樹立非綠色消費就是增加自身健康成本、綠色消費就是提高健康效益的消費理念,提高政府、企業、個人的綠色化自覺。以綠色化引領科技創新,大力開發和推廣低碳技術、清潔能源技術、節能環保技術,以科技綠色化支撐發展綠色化。

  (作者為中國能源環境研究中心主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


  《 人民日報 》( 2015年08月12日 07 版)

(責編:蔣琪、杜燕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