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丹頂鶴,濕地之神伴秋來

2015年09月21日08:1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丹頂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球野生數量2000隻左右。成鳥體長120—160厘米,可存活60余年。它身披潔白羽毛,喉、頰和頸為暗褐色,長而彎曲的黑色飛羽呈弓狀,因頭頂朱紅色而得名。

  丹頂鶴被稱作“濕地之神”,是濕地環境變化最為敏感的指示生物之一。目前,隻有中國、日本、朝鮮等少數國家有野生丹頂鶴。

  

  全球丹頂鶴主要繁殖地扎龍

  30年人工繁殖900多隻

  本報記者 袁泉

  “走過那片蘆葦坡,你可曾聽說,有一個女孩,她曾經來過……”這首廣為傳唱的《一個真實的故事》,講述的是我國環境保護戰線第一位因公殉職的烈士徐秀娟。她在江蘇鹽城為了尋找失蹤的丹頂鶴身陷沼澤,犧牲時年僅23歲。

  徐秀娟出生在黑龍江養鶴世家。她父親徐鐵林是扎龍自然保護區的鶴類保護工程師。

  世界上現有鶴類15種,中國有9種。位於齊齊哈爾境內的扎龍濕地是全球丹頂鶴的主要繁殖地,全世界丹頂鶴不足2000隻,其中約400隻,每年春夏在扎龍棲息、繁衍。

  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21萬公頃,是我國面積最大的蘆葦沼澤濕地,丹頂鶴等珍禽及濕地生態系統就是這裡的主要保護對象。在世界同緯度地區的濕地生態系統中,扎龍濕地保存最完整、最原始、最開闊,是全球16個濕地保護成功范例之一,是研究恢復與重建退化濕地生態系統的天然參照。

  上個世紀末,扎龍濕地曾連年干旱缺水,面積萎縮。2002年起,黑龍江省政府實施人工補水,引嫩江水進入扎龍濕地,7年后實施長效補水機制,截至2014年底,累計補水近21億立方米,緩解了扎龍濕地缺水的壓力,鶴類棲息環境明顯改善。

  除了保護原生態,扎龍還人工繁殖飼養丹頂鶴。據扎龍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王文峰介紹,30多年來,先后人工繁育丹頂鶴900多隻,成功野化丹頂鶴近300隻。今年,保護區已成功野化放歸了10隻丹頂鶴,並成功人工孵化出60隻“鶴寶寶”。

  每年春夏之交,是丹頂鶴擇偶交配的最佳時節。保護區將人工繁育的丹頂鶴放生野外,並使它們繁育的后代可以與野生丹頂鶴一起生活,到秋季一同飛往南方。而為了掌握丹頂鶴的野外分布情況,保護區採用了GPS定位和設置腳環的方法來進行跟蹤監測。目前,由扎龍自然保護區環志的多隻丹頂鶴相繼在黃河入海口、江蘇鹽城和韓國鐵原等地被發現。

  為避免因近親繁殖而導致丹頂鶴種群衰退,扎龍自然保護區自2002年起開展環志和譜系管理。扎龍保護區鶴類馴養繁育中心獸醫師張顯光說:“我們會完善每隻新出生小鶴包括父母信息在內的多項基礎信息,給它們帶上腳環,跟蹤到位,知道它的父母分別是哪隻鶴。”

  

  全球近40%野生丹頂鶴鹽城越冬

  珍禽在濕地有安全的“家”

  王偉健 肖瓊瓊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湛藍的天空下,丹頂鶴張開雪白的飛羽,振翅騰空,鶴聲清脆嘹亮。

  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是丹頂鶴越冬天堂。資料顯示,每年全球近40%的野生丹頂鶴飛抵越冬地鹽城濕地。這裡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頂鶴越冬地,還是國際最重要的鳥類遷徙通道之一,每年在此棲息、繁衍、越冬和遷徙的鳥類超過300萬隻。

  佔地24.73萬公頃的保護區,主要保護丹頂鶴等珍稀野生動物及其賴以生存的灘涂濕地生態系統。這裡劃分為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隻有實驗區對外開放。

  “核心區和緩沖區是野生丹頂鶴活動的主要區域,保護野生丹頂鶴,最好的方式就是保護它賴以生存的濕地系統。”在保護區工作了31年的鳥類專家呂士成解釋,野生丹頂鶴的繁殖效率低,並且總數不斷減少,這個珍稀的物種極有可能面臨滅絕的危險。

  為了保護這一珍貴物種,鹽城保護區一方面通過人工飼養丹頂鶴,增加該種群的數量﹔另一方面,在人工種群中挑選優秀的個體使其逐步野化。

  馴養場是丹頂鶴生活和野化訓練的場所。馴養員陳剛於2012年來到馴養場,每天的工作便是安排丹頂鶴定時飛翔,訓練它們的生存技能。“這樣做不怕丹頂鶴飛走?”“它飛走,是我們最想看到的。”陳剛笑著回答。目前,鹽城保護區內已有丹頂鶴成功野化的案例。

  “每年10月份開始,丹頂鶴和許多珍稀鳥類南飛來到鹽城濕地越冬,第二年3月離開。”鹽城自然保護區資源管理與保護科科長李春榮說,“這裡的人們正翹首企盼,等待它們歸來。”

  

  向海濕地是亞太地區水鳥遷徙歇息地

  人工繁育為了野化放歸

  本報記者 劉文波

  在吉林省通榆縣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鶴島上,十幾隻白色的精靈翩然而起,在蘆葦濕地上空排成一字型,漸行漸遠。“這些丹頂鶴就像我的孩子,能健康回歸自然是我最大的心願。”向海保護區科研處處長林寶慶說。

  作為內陸濕地和水域生態系統保護區,向海濕地不但是鳥類的棲息地,還是亞洲太平洋地區水鳥遷徙途中停歇的地方,尤其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丹頂鶴春秋季遷徙時的重要落腳點。為此,1988年向海保護區成立了野生鳥類救護站和鶴類救護繁育中心。擔任這些機構負責人的林寶慶精心研究出一套鳥類救治的規程,並救治了丹頂鶴、東方白鸛、大天鵝等珍稀鳥類70多隻。

  “丹頂鶴的年齡據說和人的壽命差不多。二十幾歲正是壯年,能活到60歲。”林寶慶說,丹頂鶴象征長壽、吉祥、對愛情忠貞不渝,屬國寶級動物。“如果不保護不人工繁殖的話,很可能就自生自滅了。”

  人工繁育的最終目的還是野化,補充丹頂鶴種群的數量。

  “野化很不容易,目前嘗試的幾種方式幾乎都不理想。”林寶慶說,“若把成鶴放出去和野鶴配對兒,一旦組成一家,它們是不分開的。最后這些鶴和野鶴一起飛走,雖然成功率比較大,但這不適合大種群的野化。下一步,我們打算每年拿出十多隻人工繁育的丹頂鶴放到野外,佩戴環志,以便及時掌握這些鶴的生存狀態。”

  本版照片均由呂士成攝

  本版制圖: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15年09月21日 16 版)

(責編:蔣琪、杜燕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