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經停密雲水庫的候鳥從20多種增加到110多種

本報記者  賀  勇攝影報道
2015年12月14日07:2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許多南遷的白天鵝選擇在密雲水庫濕地逗留。

  傳統上在南方生活的楔尾伯勞,如今成為密雲水庫的留鳥。

  南飛的赤麻鴨在密雲水庫棲息“加油”。

  生態改善后,在密雲水庫越冬的鳥越來越多了。

  11月是南飛候鳥過境北京的高峰期。作為天鵝等候鳥遷徙的重要停歇地,北京密雲水庫濕地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到此棲息的候鳥數量逐年增加。

  據密雲水庫候鳥監測站統計,過去10年間,密雲水庫過境候鳥的總量比2005年增加了2倍多,常見候鳥也從20多種增加到110多種,成為北京重要的候鳥中轉站和百鳥樂園。

  密雲水庫北岸有大片濕地,為各種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

  藍天碧水間,十幾隻大天鵝在水面上悠閑游弋,陽光下白色的羽毛跳動著皎潔的光。水庫岸邊,不老屯鎮林業站的王政勇拿著一個墨綠色的望遠鏡,凝神觀望著這個美麗的畫面。王政勇介紹說,密雲水庫是華北地區最大人工湖,水庫北岸擁有大片濕地,為各種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

  灰鶴250隻、海鷗32隻、白天鵝16隻、野鴨360隻……觀察了許久,王政勇返回鎮裡,趕緊把數據錄入電腦,傳給國家林業局。“這幾天已經觀測到十幾撥天鵝啦,比往年這時候數量明顯要多。”王政勇說。

  10年來,王政勇的觀鳥日記密密麻麻寫滿了十幾個本子,來水庫棲息的鳥類也越來越多,從最初的20余種到如今的上百種﹔從1天1000多隻,到現在1天最多觀測到5000多隻。

  翻開王政勇的日記本,隨著時間推移,新鮮的鳥名也越來越多,不僅有天鵝,還有金雕、黑鸛、白尾海雕等難得一見的鳥兒。

  “其中有一種嘴上長胡子、羽毛像蘆花雞的大鳥叫大鴇,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過去密雲沒有,這幾年我年年都能觀測到,最多的一次看到12隻。而同樣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東方白鸛、金雕,也在去年和前年現身,會發出6種叫聲的南方鳥楔尾伯勞如今也在這裡定了居。”

  自發給候鳥送過冬“口糧”,成為燕落村村民的習慣

  早晨7點,天剛蒙蒙亮。不老屯鎮燕落村漁民李國銀、李樹生剛從水庫打魚回來。趁著買家還沒上門,倆人一前一后,拎著半袋玉米棒,直奔水庫邊的空地。

  “這地方,鳥經常來,有時候天鵝也過來。”李國銀從口袋裡掏出玉米棒,搓成玉米粒兒,均勻地撒在地上。“早晚沒人的時候,它們就會飛過來吃。這點棒粒兒,明天一早兒准沒!”

  “前天,我在水庫上劃船的時候還看到一群天鵝呢,有30隻!灰鶴、蒼鷺、黃頭鴨就更多了,數都數不過來!”作為漁民的李國銀也是候鳥保護志願者,這幾天水庫邊來了什麼鳥,哪種鳥數量最多,說起來頭頭是道。

  給天鵝等候鳥送“口糧”,已經是燕落村村民五六年來的慣例。全村有一支30多人的候鳥保護隊,大部分都是像李國銀、李樹生這樣的漁民。他們在捕魚的間隙,到水庫邊巡視,發現有受傷的候鳥就及時向鎮林業部門匯報。至於送“口糧”,有撒玉米的,有撒黃豆的。

  “這一個冬天,怎麼也得消耗掉好幾百斤。”李國銀說,“這幾年各村都知道要保護候鳥,誰也不干傷害鳥的事。碰到有遷徙受傷、飛不動的鳥,咱村民還主動抱回家去治傷、調養呢!”

  說起給候鳥治傷,王政勇還想起一件趣事。“前幾年,我們這兒陳各庄有一戶人家,撿到一隻受傷的白天鵝,抱回家好吃好喝伺候,結果喂了一段時間,天鵝胖得飛不起來了!后來送到我們林業站,先給天鵝減肥才放生。”

  庫區周邊環境一天天變綠變美

  密雲水庫周邊的環境一天天變綠、變美,山清水秀,鳥兒也就越來越多。以不老屯鎮為例,該鎮的森林覆蓋率已達80.94%,種樹、護水成了庫區農民的自覺行動。

  為保護好首都人民的“大水缸”,密雲人民喊出了“保水是第一責任,環境是第一資源”的口號。在保水過程中,密雲縣關閉了水泥化工以及水庫周邊鐵礦等工業企業300多家。建立了護水、護河、護山、護林、護地、護環境的“六護”機制,形成萬人“保水大軍”。

  2014年,隨著丹江口水源地一泓清水奔流北上,密雲水庫擔負起了更加重要的責任,不僅要繼續承擔集蓄地表水的供水任務,還將承擔南水北調來水的調蓄任務。

  在各部門全力配合下,密雲共開展了20余次專項整治行動,短短半年時間,就完成了對155米高程以下“押寶地”及庫中島的全面禁種清理。

  什麼是押寶地?據介紹,由於近年水庫水位不斷下降,部分土地逐漸露出水面,地處庫區周邊的農民開始使用這部分土地進行農業生產。據統計,押寶地總面積大約有10萬畝,“種這些地就跟‘押寶’一樣,能收一年就賺一年,要是哪年水位上升了,淹了就隻能自認倒霉。”村民說。

  截至今年春,庫區周邊的10萬畝“押寶地”已全面退耕,恢復土地原狀,同時實施庫濱帶建設,構建水生、濕地、陸生植物相結合的生態保護帶。

  密雲水庫濕地已被列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目前,密雲區正開展濕地保護恢復工程,圍繞密雲水庫建設以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保護為主要功能的濕地團,預計恢復和新建濕地3600公頃。“這將為鳥兒提供更加美好的家園。”密雲區園林綠化局於庭滿說。


  《 人民日報 》( 2015年12月14日 16 版)

(責編:蔣琪、杜燕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