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青山綠水大美文村

——杭州富陽區美麗鄉村建設電力先行記事

胡宇芬
2015年12月15日08:3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打造美麗鄉村,杭州富陽區全面啟動新一輪電網改造。
  方旭峰攝

  依山傍水人家,文村就坐落在浙江杭州市富陽區西北山區的洞橋鎮境內。村居背靠一山,形似毛筆,當地人以文筆峰世代相稱。在文筆峰一側,有一泓終年不會干涸的小泉,形似硯台。據文村沈氏大姓的家譜記載,因村內有筆有硯,故名“文村”,以耕讀傳家。得益於村民古朴的家風,當地至今有40余幢建造於明代、清代、民國三個時期的古民居,且保存完好。每個時代的房子形態各異,高低錯落,相得益彰。

  電氣化“叩開”農家致富之門

  南方的冬季依然滿目翠綠,沿著省道一路向西北行去,穿過蜿蜒的村道,沿途潺潺溪水,遠山如黛,稻田裡滿是豐收后的痕跡。

  因為處處是綠水青山和保存完好的古民居,今天的文村,依托當地美麗生態環境優勢,大力發展美麗經濟,建設美麗鄉村,打造“讓城裡人向往,讓鄉村人依戀,讓游玩人痴迷”的大美山鄉。一批以民宿、農家樂為代表的鄉村旅游新業態在文村快速崛起。

  12月的文村雨水依然豐沛,潺潺的山溪穿村而過,發出巨大的聲響。漫步在青石板橋上,無論是打麻糍、油沸饅頭,或是在古朴精美的民宿中歇歇腳、喝杯龍井茶,賞賞野山花,對城裡的游客都是新鮮的體驗。村委書記王榮華說,“以前很少有人知道我們村,自從雲台山的映山紅、周邊的油菜花和天井山的生態園火了以后,游人絡繹不絕。”

  兩年前,王榮華嗅到了商機,率先投資數十萬元打造精品民宿——雲台石寨·何家石屋,接待各路游客。隨著何家石屋的成功,村民們看到實打實的效益,漸漸跟著村裡的“領頭羊”一起發展農家樂,到目前為止,僅這個小小的自然村就有農家樂、民宿22家。王榮華說,金秋游覽高峰期,僅周末兩天,村裡的游客可超過1.5萬人,每年4月開始到11月份是旅游旺季,全村經濟收入達70余萬元每月,12月雖然稍微淡了點,也還是很可觀的。“採摘、住宿、餐飲,這麼多農家樂,沒有電是不行的。”王榮華介紹說。

  據富陽區供電公司洞橋供電服務站站長徐新華介紹,近年來,富陽區供電公司先后在該村投入500余萬元用於增容布點、絕緣改造、舊杆更新、表箱更換、安裝漏保等農網改造項目。 2007年該村率先通過了富陽的“新農村電氣化”考評驗收,2009年實現了“鎮鎮電氣化”,2012年又率先通過“村村電氣化”驗收,2014年上半年該村全面完成農村農用線路改造移交工作。經濟發展,電力先行,當該村在發展美麗經濟的道路上一路馳騁的時候,文村的電網改造行動一直按著播放鍵。

  農網改造升級承托“大美之夢”

  好消息總是接踵而來,憑借當地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古朴村貌,2014年7月,美麗宜居村庄建設省級綜合試點項目落戶文村。在世界級建筑大師王澍的親自把關設計下,文村結合自身優勢,對整村進行規劃,以原有的弄堂通道為肌理,對沿線建筑進行翻建、拆建、改造、修繕,打造出具有新型城鎮化特色的美麗宜居村庄。今年11月,浙江省美麗鄉村建設現場會在文村舉行,將文村作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樣板推廣至全省乃至全國。

  在改建過程中,富陽供電公司投入200萬元同步進行電網增容及入地改造,不僅為民居建設提供基建用電,更是著力打造美麗電網,為村子的后續經濟發展帶來充分的能源保障。在這裡看不到錯落的電杆和飛跨的電線,曾經30余根電杆全部拆除,所有架空線路變成5公裡地下電纜安然入地,100余支電表簇新發亮,美觀的變壓器掩映在村落裡,與景觀融為一體。

  據悉,文村現在已經吸引了很多投資商,來自北京的阿卡控股就是其中一家,計劃投資3.5億元打造“阿卡·文村”項目,該項目將打造成全國范圍內的“互聯網+”示范農場,是互聯網+金融+農業+民宿+旅游+文創+養老產業的綜合性項目,通過移植阿卡農庄在北京的成功經驗,利用京東物流資源、阿卡農業產業聯盟合作,把富有富陽文化的特色民宿等產品輻射到長三角地區,從而帶動文村、洞橋乃至富陽的聯動發展,為該區的農業生產注入新的活力。

  美麗經濟持續發展,電能配套也緊跟腳步。今年8月,富陽區供電公司在全區啟動新一輪城網和農網改造,本輪城鎮和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作目前已經落實資金3.3741億元,其中城鎮電網1.1億元、農村電網2.2741億元,將新建改造線路542公裡,新增配網容量4.2萬千伏安。工程將分三批進行,計劃於明年底完成,著重提升用電品質,推動地方產業轉型和美麗鄉村建設,屆時不僅文村受益,文村周邊多個“美麗鄉村”精品村都將收益,這裡將形成一整片的美麗宜居村落群。可以預見的是,在各方的支持下,文村乃至洞橋的“大美之夢”已然不遠。


  《 人民日報 》( 2015年12月15日 13 版)

(責編:蔣琪、杜燕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