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環保節約之風吹綠校園

劉暢

2017年08月18日08:04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勤儉節約人人盡責,節能減排人人擔當,綠色環保人人作為,生態文明人人踐行。”這是河北唐山市教育局的一份工作材料對當地“校園新風尚”的詮釋。“學校作為傳播科技和文明的重要陣地,理應在節約能源資源方面作出表率。”唐山市教育局學校后勤管理辦公室主任雷清源說。

  這一點,唐山學院副院長尹海華感受頗深。2002年,經過高校的整合撤並,唐山學院正式組建。北校區如何建設?當時,市裡有關部門向他們推薦“土壤源空調熱泵系統”。

  這一提議,讓唐山學院面臨選擇。由於很多人對於利用地熱資源一無所知,難以想象還有這樣一種“斬斷燃煤污染、地熱可以幫忙”的樣式。多年之后,一些專家將未來雄安新區“擺脫燃煤、沒有煙囪”的希望也寄托在了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

  當時,“先進技術、節能建筑”的理念給尹海華留下了深刻印象。相比燃煤集中供暖,學院就要增加600多萬元支出。多花這600多萬元值得嗎?唐山學院黨委多次討論研究,有人提出,這一系統作為新生事物,這麼大范圍的應用比較少見,應該慎重。唐山學院經過研究,認為眼下看是多花了一些錢,但從長遠來看,符合節能、環保的大趨勢,他們能做的就一個字:干。

  校園裡的樓陸續蓋好了,師生們的體會是:冬暖夏涼,比集中供暖要好。由於是全市率先應用了環保新技術的大型建筑,有關部門撥付了400多萬元獎勵,唐山學院採用“土壤源空調熱泵系統”的實施面積達到6萬多平方米,有人給他們算了筆賬:每年能替代燃煤1684噸,每年節約費用168萬元。

  今天,回頭再看當初的決定,尹海華頗為感慨,當時一次性投入,表面看是多花了一些錢,而從常年帶來的節約效益和環保效果來看,實際上節省了很多錢,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上都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正是由於這樣的努力,2016年,唐山學院被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評為“國家級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

  在唐山學院,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走進這些應用了新技術的建筑,在炎炎夏日裡,感受到的是絲絲清涼。唐山學院后勤處副處長韓冬生說,到了冬天,就會採用取暖模式,讓人們感受到寒冬裡的暖意。在監控室,記者發現,這裡可以對校園供電、供水、供暖和建筑冷熱進行實時數據檢測,隨時監控浪費和異常現象。

  在唐山學院,不光有很多節水、節電設施,該校還號召全校師生“做勤儉節約風尚的傳播者、實踐者、示范者”,每年都要開展“低碳生活,幸福每一天”“關燈一小時”“自行車上下班”等活動,還印發《節能減排行為手冊》,在辦公、學習、生活等場所張貼提倡節水、節約用紙、減少剩飯等的警示語和標識。

  而在唐山市豐南區教育局局長董國才看來,實現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就要首先保証農村學校有良好的校園環境。為此,當地下大力氣推動“花園式學校”建設,全區大部分中小學進行了校園改造。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在唐山市豐南區胥各庄小學看到,校園裡綠樹成片,鮮花盛開,各個區域的綠化呈現出不同的特點。一進校門的“筑夢園”裡,有著小橋流水的詩情畫意。“好的環境陶冶人,好的環境塑造人。”董國才說。

  董國才心中還牽挂著農村小學冬天取暖的問題。為了改造燒煤的鍋爐,區裡一次性投資了3000多萬元,以能“一勞永逸,不再燒煤”。而在整個唐山,因校制宜,全面改造了學校的取暖方式,實現了清潔取暖。截至2016年年底,全市共有1012所學校進行了取暖燒煤鍋爐的改造。

  環境變好了,環保的意識才能真正深入人心。中小學生的節約意識養成,主要靠一些活動引領,在潛移默化中,孩子們的節約和環保意識逐漸形成。早在2010年5月11日,唐山市就發出了創建“綠色校園”的通知,提出既要“美化校園環境”,又要“培養學生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情趣,促進學生參與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增強環保意識,影響和帶動整個社會生態文明的提高”。

  有著“河北省綠色學校”稱號的唐山市豐南區銀豐學校,是一所地處城鄉接合部的九年一貫制學校。這所學校的校長劉萬金說,他們的核心理念是“尊重人本、享受教育”,近年來,利用多種方式實踐著“節能環保,綠色校園”的追求。

  走進這所學校,就被他們展示的各種藝術品所吸引。廢舊衣物、枕套,通過學生的重新剪裁、拼接、粘貼,變成了人物、花鳥的精美布貼。面對著周邊地區出現的“社區小廣告”,學生們在課堂展開“小廣告的拯救”大討論,在自家門口和社區樓內清理廣告、保存碎片、統籌創意,最終呈現了一幅幅精美的“小廣告”藝術作品。他們還以“科幻畫”的創作為必修課,濃墨重彩地鋪陳“環保未來”的底色。近年來,銀豐學校的環保繪畫作品多次在國家級、省級比賽中獲獎。

  空氣淨化器、垃圾收集車……充滿想象力和科幻色彩的環保科技作品,都由孩子們自己創意和動手制作,看到這些作品,雷清源感覺眼前一亮。“看來,環保和節約的理念已經深入到孩子們的心裡。”他說。

(責編:初梓瑞、李昉)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