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鴨湖種糧款待過境候鳥

2017年10月12日08:30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野鴨湖種糧款待過境候鳥

  11日上午,在延慶野鴨湖濕地自然保護區,野生鳥類在初雪后的海坨山前自由飛翔。記者 鄧偉攝

  座座小島,在水一方。外圍鮮花擁繞,內部垂柳依依,島上有稻粱黍米,空氣中滿是由花香、稻香及麥草香等混合而成的特殊香味兒……一個佔地300余畝、涵括有20多個生態小島的鳥類棲息地,剛剛在位於延慶區的北京野鴨湖國家濕地公園內建成。

  昨日上午,進入野鴨湖濕地大門右轉,沿一條觀光路向深處進發,來到濕地東北部區域,這裡靜謐得可感受到輕柔的秋風,路邊是由波斯菊、琉華菊、百日草等組合而成的花帶,與遠處頂著白雪的海陀山相映成趣。

  組合花帶內,便是由市農業技術推廣站與野鴨湖濕地聯手為過境候鳥打造的“客棧”。一棵棵垂柳,錯落有致地佇立著,一灣灣明淨的湖水,投映著湛藍的天空,一個個或大或小、或高或矮的小島,靜靜地臥在水中。野鴨湖濕地負責人孫勝利介紹,該片區域原是一片苜蓿地。在兩家單位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充分論証的基礎上,決定為過境候鳥打造一處棲息地。自今年5月開始建設,7月完工,該區域苜蓿地悄然變成了一處野鴨和鳥類生存的天堂。

  依據原有的地形,整理出起伏的島嶼和淺灘,根據鳥兒的嘴巴、腿部的長短,共整出大大小小的生態島20多個,其中最大的200余平方米,最小的才50平方米。最高的高出水面數米,最低的則平鋪在水面上。秋色正濃,農業生態島中燕麥果穗低垂,時而引來一些小雀鳥逗留採食,不遠處兩三隻鷺鳥低飛掠過,光影下狼尾草隨風搖曳。

  每年10月至12月,是候鳥們從遙遠的西伯利亞向長江或是澳大利亞遷徙的季節,野鴨湖濕地也是它們的必經之地。為給候鳥們提供充足食物,在生態島上還種了豆類、牧草、燕麥等鄉土作物,這些農作物吸引著多種昆虫,為鳥類提供著豐富的食物﹔生態島周邊,則種有委陵菜、金蓮花、狼尾草等,既可生態護坡,又野趣十足﹔而在一灣灣的水面下,則成片種植了水稻、千屈菜等,結合該處原有的蘆葦、香蒲,一條條多彩植被帶將一處處淺灘裝點得野味十足。“這樣既為鳥類提供了覓食場所,也淨化了水質,打造了生態景觀,有效建構起了一個仿自然植物群。”孫勝利說。

  野鴨湖濕地技術人員劉均平介紹,就在濕地建成一個月后,他就發現灰鶴在棲息地內出現,“以前最多能看到百余隻灰鶴,目前灰鶴數量已有2000余隻。”而像灰雁、綠頭鴨、赤嘴潛鴨等40余種鳥類,已在棲息地內形成集群。“現在每天觀測量有500余隻,到今年11月中旬候鳥過境高峰,預計每天觀測量能有3000余隻。”他說。

  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副站長朱莉介紹,此次在野鴨湖濕地試點建設農業生態島,也是對首都農業功能定位的探索,拓展農業服務區域,造福鳥類等野生動物。目前,該片棲息地內不僅已擁有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穩定性也逐步提高。訊(記者 張淑玲)

(責編:賀迎春、楊迪)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