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厚托桐
海厚托桐居群外貌
近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人員在珠海萬山群島發現了我國被子植物的一個新記錄物種——海厚托桐。該植物隸屬於大戟科厚托桐屬,代表了近10年來在我國發現的第12個被子植物新記錄屬或新屬,使我國被子植物屬的數量增加至3112個。
發現海厚托桐的意義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副研究員涂鐵要介紹,我國一共有被子植物將近3萬種,此前這3萬種被子植物共劃歸為3111個屬。厚托桐屬在萬山群島的發現為我國的被子植物新增加了1個屬。他們在萬山群島發現的厚托桐屬植物屬於大戟科,和蓖麻以及橡膠樹屬於同一個科。“我們發現的厚托桐代表了一個屬,‘屬’是在生物學研究中介於‘科’和‘種’之間的一個分類等級。打個比方說,就像我們派出一個偵察兵,出去偵查的時候,發現了敵人的一個師或一個軍,而不是一個單兵或一個集團軍”。
珠三角新發現屬級以上物種可能性小
涂鐵要介紹,因為從上個世紀開始,我們國家幾代植物學家一共數百人,對中國的植物物種多樣性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和物種編目,完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植物志即《中國植物志》中英文版本的編研,這本巨著記錄了我國已知的近3萬種維管束植物的形態、分布和經濟價值等信息,因此很多人會覺得我們的植物學家底已經摸清了,尤其是在“屬”或者更高的等級,存在漏網之魚的可能性很小﹔另一方面,一些珍稀罕見的野生物種往往要在大山深處原始森林裡才能發現,比如人們不太可能在珠三角或者長三角這樣的經濟發達地區發現大熊貓一樣,但是運氣好的話在秦嶺、岷山這樣的原始森林裡就可能會碰到。
所以人們通常認為在珠三角地區發現我國被子植物屬級以上新記錄的可能性極小,珠三角地區經濟發達,城市化程度較高,導致該地區的原生植被相對較少。幸運的是,在珠三角地區除了城市、高速公路和機場,還有一些沒有被人們過多打擾的海島,這些海島是野生動植物生活的世外桃源。如果深入考察,可能還會發現更多的野生保護物種、極小種群物種或者新物種。
自2013年以來,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和珠海淇澳島-擔杆島海島考察隊在廣東省林業廳、中國科學院以及科技部的支持下,對我國熱帶海島和海岸帶的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和特有生物資源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察。考察結果發現,海洋島嶼的生物棲息地、島嶼群落物種組成和結構、島嶼生物資源的種類、島嶼植物對高溫、高鹽、干旱極端環境的適應方式以及遺傳結構等方面極為特殊,和其他生態系統相比具有明顯的不可替代性。此次在萬山群島發現的厚托桐屬植物海厚托桐,從未在我國大陸地區的生態系統中有過報道,進一步証明了海島生態系統的特殊性。
新發現的海厚托桐有哪些用途?
據了解,海厚托桐主要分布於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地的熱帶海洋島嶼及海岸帶,該植物為小型灌木,株型優美,高約1~1.5米,葉表面特化為蠟質,種子位於不開裂且具有空腔的果實中,表現出對熱帶海洋島嶼高溫、高鹽、干旱以及海水傳播植物種子的高度適應性。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副研究員涂鐵要介紹,大戟科中有許多種類植物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例如木薯是熱帶地區重要的食物和工業澱粉來源植物,油桐屬植物能用於生產最優質的干性油,大戟、甘遂、巴豆、狼毒等植物作為中藥材沿用已久。因為海厚托桐這個植物在我國之前從未有過報道和記載,所以也還沒有對它進行詳細的研究,比如它可能會有什麼獨特的化學成分或者藥用價值。但是從野外考察結果來看,海厚托桐表現出對強風、高鹽、干旱的海島極端環境具有很強的適應性,而且枝葉秀美,因此這對於我國新建的熱帶海洋島礁的生態建設和綠化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兼具觀賞性與生態功能的候選物種。
30年前曾採集 海厚托桐標本
實際上,早在1986年,華南植物園的陳炳輝高級工程師就在萬山群島採集了海厚托桐的標本,但為什麼說不是那個時候發現了這種植物,而是現在才發現這個植物?
涂鐵要介紹因為1986年發現的隻有枝葉莖,沒有採集到花果等關鍵特征,而在看到一個植物並且對其進行鑒定的時候,花和果的特征往往是最重要的,所以當時無法對其進行准確的物種鑒定。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副研究員涂鐵要和博士研究生李盛春等科研人員近期在對萬山群島進行植物考察時,才採集到了該物種具有花果的完整標本。在查閱大量國內外大戟科植物標本並進行詳細的形態學研究和DNA分析之后,才確定其為我國從未報道過的厚托桐屬植物海厚托桐。研究人員發現該植物在我國的分布僅局限於珠江口萬山群島最靠近外海一側的兩個面積1平方公裡的無人小島上,居群極小,植株總數估計不超過200株。 (陳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