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艷的花朵映入眼帘,孩子和媽媽的臉上滿是驚喜。
古色古香的嶺南建筑將烙印在孩子的童年裡。
半月島濕地公園綠意盎然。
亞藝公園林蔭道旁,路人抬起頭看,紫荊花開得正俏!
碧水藍天輝映,綠樹點綴其間,新春的公園煥發出勃勃生機。
“我在跑,花也在跑,春天的腳步到來了!”
中山公園東門廣場,五顏六色的鮮花爭先盛開,美不勝收。
新年伊始,禪城市民在忙碌工作之余,可到亞藝公園觀賞波光粼粼的湖水,或在綠道、綠水相伴的王借崗公園崗頂鳥瞰全城,又可在半月島濕地公園騎行跑步。可以說,“開窗見綠,出門入園”已成為禪城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這得益於近年來禪城區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生態效益“雙提升”。
作為中心城區,禪城在新的一年更將以大灣區高品質森林城市核心區為目標,以生態建設引領文明建設。
奏響“綠韻”布局綠色禪城
走進禪城五峰三路的五峰山森林公園,映入眼帘的是花溪廊橋、水榭亭台、翠林花海。作為禪城“千畝綠心群”的核心項目之一,五峰公園北門景觀改造工程已經完成並向市民開放,五福臨門、春水流香等12個景觀節點,遍布嶺南建筑的特色符號,體現出濃濃的嶺南園林風格。
作為佛山市創森的重要區域,禪城區公園布局已具規模。數據顯示,2017年禪城區面積5萬公頃以上的綜合性公園有18個,面積5千公頃以上的社區公園有37個,5千公頃以下的小游園有44個。其中,王借崗、亞藝公園、文華公園、五峰公園等,更是作為“千畝綠心群”建設項目片區的重要節點,支撐“大灣區高品質森林城市中心區”的建設。
而作為大型公園的補充,村居公園也同樣受到禪城重視,共同構成城市綠化脈絡。如位於石灣的大霧崗公園,在規劃中將建成霧崗古陶體驗公園,更把豐寧寺、蓮峰書院等古跡納入公園建設范圍內。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根據《方案》規劃,到2020年,佛山全市新建國家級濕地公園1個、省級濕地公園4個、市縣級濕地公園25個,形成較為完善的濕地公園體系。其中,半月島濕地公園作為禪城濕地公園的代表,豐富了奇槎片區的城市綠化配套,發揮大型生態公園的城市“綠肺”功能。作為奇槎片區打造的大型休閑運動娛樂場地,半月島濕地公園以“運動休閑、花海觀魚”為設計特色,將集運動、休閑和景觀為一體,是禪城少有的臨江公園。目前,整個公園的綠化面積達5萬平方米,綠化種植面積近九成。
打造“綠心”構建生態之城
風光旖旎,湖水靜謐,山上綠樹蒼翠,綠道蜿蜒於山腳……張槎王借崗公園位於東平河畔,西臨東平河、北靠汾江,踞山近水。這個坐落於禪城人家門口的森林公園,將擴建20倍,從210畝擴建到4020畝,為市民提供更佳的生活游樂體驗。
早在去年10月,佛山市政府提出在2018年至2020年將新建、擴建15個“千畝以上生態綠心”,使全市千畝以上公園達到55個。其中,禪城區張槎街道的王借崗公園就被列入“生態綠心”擴建名單。
根據規劃,王借崗公園將通過綠道、主園路、棧道進行串聯,打造成主題特色鮮明、配套完善、科普觀光的地標式森林公園,展現佛山的城市發展變遷歷程,打造成為佛山文化燈塔。
王借崗公園的擴建,是禪城以大型公園建設為抓手,構建生態之城行動的縮影。通過高標准規劃和建設,禪城將構建城市中心區域的大面積生態綠地。
2017年,佛山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在此基礎上,佛山市進一步出台《佛山市建設大灣區高品質森林城市工作方案(2018—2022年)》(下簡稱“《方案》”),鞏固城市綠化成效,實現“金佛山、銀佛山,生態文明創新建設美佛山”的目標。
而在該規劃引導下,禪城區將建設科學布局的公共綠地體系,用五年打造成“大灣區高品質森林城市中心區”。據了解,根據《方案》,禪城區正在編制建設大灣區高品質森林城市項目庫。 (梁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