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時報》近日報道,世界銀行下屬機構做的一個印度2017年年度農村衛生調查顯示,77%的住宅有了廁所,能接觸到廁所的農村家庭,有93%已在使用廁所。
該調查時間從2017年11月中旬到2018年3月中旬,覆蓋全印6136個村庄的92040座房屋。根據該調查報告,接受調查村庄中,70%很少發現垃圾和水堵塞現象,這些村庄93.4%的人能經常性用上廁所。印度飲用水與衛生部網站最新數據顯示,自從2014年10月發起“清潔印度”運動以來,截至今年3月29日,已有3億人不用露天如廁,印度農村地區已經修建了6623萬個廁所。2014年10月,帶廁所的農村房屋佔房屋總數的38%,現在是79.98%。
來到印度第一印象是臟亂差,垃圾隨便堆放在印度城市和農村比較常見,這主要是受城市規劃不合理和基礎設施缺乏等影響。印度《經濟時報》近日報道,2014年前,印度農村61%的房屋沒有廁所,很多人隻能露天如廁。此前英國“水援助組織”稱,印度2/3以上人口用不上衛生設施,每年有超過18.6萬名5歲以下兒童因飲用不清潔水或衛生環境惡劣而死於腹瀉。聯合國2014年5月的一份報告也顯示,印度廁所缺乏現象很容易導致霍亂、痢疾、甲型肝炎和傷寒等傳染病。
甘地早在1927年就提出,廁所是印度文明和健康的一項主要指標。為此,印度總理莫迪2014年9月啟動了“清潔印度”運動,並表示:“到2019年,即甘地誕辰150周年時,一個干淨的印度將是我們向他致敬的最好方式。”他呼吁每人每年至少花100個小時用於打掃衛生,稱“我們不能再容忍印度臟亂下去”。
此運動發起6個月,全印度就建造了500萬個廁所。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最近估計,通過“清潔印度”運動,印度每個家庭每年能在醫藥費等方面省下約5萬盧比(約合5100元人民幣),也使各邦大量節省了衛生預算費用。
為了“清潔印度”運動,印度政府每年專門撥付款項。2017—2018財年,印度共建設了82萬農村公共廁所,提供了42萬個供水設施。已有296個地區的30余萬個村庄免除露天如廁,8個邦的兩個聯邦直轄區宣布為免除露天如廁邦。最新財年,印度撥款為1784.3億盧比,這是四年來首次撥款下降。根據預算,2018—2019財年要修建1880萬個戶式廁所,把露天如廁率從20%降至10%。
然而,許多研究和媒體報道對這些成果表示懷疑。2017年10月印度發展研究所發布的《水援助與實踐》報告稱,幾個免除露天如廁的村庄並非沒有露天排便。該研究在中央邦、北方邦、拉賈斯坦邦等多處被宣布為免除露天如廁的村庄發現,露天排便依然是主要方式,有的村庄目前使用廁所率不足1%。印度政府對此予以駁斥,依然聲稱90%的人使用廁所。
多家媒體報道稱,當地官員正在使用強制手段勸說村民使用廁所。有媒體還報道,一個村庄為了鼓勵村民上公共廁所,去一次廁所給村民5盧比。德裡大學環境科學教授索尼婭告訴本報記者,“清潔印度”運動是非常好的項目,出現上述不用廁所情況的確存在,主要原因是政府資金投入廁所建設,而不是教育人們改變觀念上。“清潔印度”運動更多是需要人們改變觀念。
(本報新德裡4月2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8年04月03日 2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