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迎來江南水鄉狂歡季

李 偉

2018年04月13日08:1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烏鎮迎來江南水鄉狂歡季

烏鎮香市的蠶花聖會

“從前農村還是‘桃源’的時候,這‘香市’就是農村的狂歡節”,這是茅盾在散文中對家鄉“香市”活動的描述。第十八屆中國·烏鎮烏村香市日前開幕。蠶花聖會、古鎮廟會、水上集市、美食小吃、烏村農事、踏春賞花等眾多香市傳統民俗一一呈現給游客。

江南素有絲綢之鄉的美稱,烏鎮的先民也以種桑養蠶為生。《補農書》上記載:“咸豐年間,桐鄉田地相匹,蠶桑利厚。”養蠶是當地農民的主要產業,蠶的好壞直接影響一年的生活,所以蠶農選在清明至谷雨農閑時舉辦上香活動,農民紛紛從水路、陸路趕至周邊各大寺廟燒香,祈求今年能夠蠶桑豐收。這段時日的烏鎮是香客雲集,隨之而來的雜貨攤、戲班子、小吃攤等皆是為香客服務的,一來二去,每年的“香市”就約定俗成了。

后來,香市漸漸匿跡,但隨著烏鎮的保護開發,沉澱的民風民俗也得到了挖掘整理保護。如今“香市”活動已成了烏鎮旅游民俗節慶的一個品牌。香市正值游春行樂好時節,形成了熱鬧的古鎮廟會。烏鎮特色的民間戲曲三跳、蘇州評彈、花鼓戲,唱腔悠揚,惟妙惟肖,讓人聽著看著也是忘了移步﹔西市河裡爭雄的踏白船,船尾拖拽出的白色浪尾,載去一船岸上游人的吶喊助威。驚險刺激的水上高竿船,精瘦的技藝人,懸於高高的竹竿上,赤手空拳上演著金猴望月、鷂子翻身等高危動作﹔水上拳船上的捉對厮殺,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讓南來北往的游人沉醉其間不願醒來。更有項目眾多的傳統雜耍:舞獅、舞龍、抖空竹、地圈、高蹺、古老中幡、神鞭特技等,表演全天進行,讓觀眾目不暇接、嘆為觀止。

今年,烏鎮香市在恢復特色民俗的同時,注重游客的參與性,增加“非遺體驗”“江南小吃”“烏村農事”“賞花春游”等互動項目,整個香市綜合了民俗、文化、娛樂、美食、體驗於一體,成為烏鎮春游必不可錯過的盛事。

烏鎮家家戶戶設有小碼頭,出行都依靠搖櫓船,鄉民們搖船售賣,臨河的居民隻要吆喝一聲,船就會搖到水閣邊,不出門也可以買到新鮮的蔬菜,很受居民喜歡。烏鎮水上集市是一個以貨船、農家船和新鮮農產品為主體的水上交易集市。此種形態的集市是隨著水鄉古鎮特有的水閣風貌和充沛的水系應運而生的。今年香市,水上集市再度開市,烏鎮“土特產”、烏鎮人釀制的三白酒都能買到。

童年的記憶裡,春天是屬於玩耍的。綠色的田野,明媚的春光,孩子們臉上洋溢的笑容,都是獨屬於春天的美好記憶。在城市生活久了,好像連春光也變得少見了。香市期間,游客來烏村體驗久違的傳統農耕,與大自然來一番近距離接觸,感受江南春日的魅力。

沿著石板橋路,穿過水田,一間間農家住宅便浮現在眼前,顏色斑駁的老舊屋牆,應季的蔬果栽植……疏野自在,風情如昔。竹子、木頭搭建的房屋,家家戶戶前門庭院,后門池塘,庭院裡有桃花、翠竹、蔬菜、瓜果……簡單、朴實。這些在當地被稱為“組團”的空間,形成了烏村獨具特色的住宿區域。無論你是三口之家的親子出游,還是蜜月度假,抑或是與父母同行、與好友憶故,總能找到一款適合你的住所。住進其中,還能嗅到木質家具散發出的清幽恬淡的馨香,而用鑰匙開門、門上還有門閂的古朴細節,也仿佛將你帶回了鄉間農家。這裡有繁忙都市人夢想中的寧靜生活:捕魚、捉蝦、採菱,甚至在田間地頭勞動耕作。鄉村度假體驗將帶游客做一回“現代鄉下人”,尋找讓心靈回歸的一方淨土。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8年04月13日 第 12 版)

(責編:施麟、董菁)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