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3日下午,“美麗中國長江行——共舞長江經濟帶 生態篇”網絡主題活動湖南站採訪團參觀湖南津市毛裡湖國家濕地公園。
毛裡湖國家濕地公園2011年3月取得國家試點資格,2016年8月正式獲得國家林業局授牌。公園基本情況整體來講,可用“自然環境獨特、文化底蘊深厚、創建基礎扎實、發展前景可觀”四句話來概括。
1.自然環境獨特。
毛裡湖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湖南省北部、津市東南部,洞庭湖西北邊緣、澧水下游。公園由99條溝汊溪河匯聚而成,橫跨津市毛裡湖、白衣、藥山3個鄉鎮,與二廣、常岳及在建安慈高速互通相連。湖內有99條汊,99道灣,99個灘,支汊眾多,半島錯落,形如海中珊瑚,常年蓄水量1.38億立方米,水深7至9米,面積達6250公頃,其中林地和旱地達1641.7公頃,湖面縱深約20公裡,遠望煙波浩渺,近觀山清水秀,美不勝收。
2.文化底蘊深厚。
千百年來,毛裡湖流傳著許多動人的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湖畔的“嘉山孟姜女傳說”和“車胤囊螢照讀的故事”,是國家、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域內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龍山文化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一定的影響力。境內石龜山、爛索精等神奇傳說,打鼓台、龍王廟、古洞庭原始岸線等歷史遺跡無不敘說著毛裡湖的滄桑與美麗。周邊農耕文化、佛禪文化、漁文化、民俗文化自古沐浴在濃郁的湖湘濕地文化之中。這些深厚而久遠的文化底蘊,既是先人留給津市人民的寶貴財富,更是歷史傳承未來的重要載體。
3.創建基礎扎實。
近些年,津市市委市政府高佔位抓創建、重治理、促建設、保環境的力度超常,公園創建駕馭優勢獨領全省。2013年初,毛裡湖被成功納入《國家良好湖泊保護規劃》,爭取國家資金5.1億多元,地方配套8.7億元,推進43項生態治理工程,開啟了江南湖泊生態系統保護與建設的典范之旅﹔2014年8月,津市市委市政府正式啟動毛裡湖國家濕地公園迎國檢工作,歷經2年努力,成功獲得國家林業局授牌,成為常德市首家國家濕地公園﹔2016年3月起,津市市委市政府正式開啟毛裡湖國家濕地公園3A級景區創建,歷時9個多月,成功獲批國家3A級旅游景區﹔2016年底,津市市委市政府又正式開啟國家重點建設濕地公園品牌創建,成功將毛裡湖濕地納入《全國“十三五”濕地保護實施規劃》,並躋身國家22個重點建設濕地公園籠子﹔2017年6月,毛裡湖濕地被國家確定為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單位,正式開啟了“中國古洞庭,康養度假區”旅游開發新征程。
4.發展前景看好。
毛裡湖是湖南省最大的溪水湖,是省內僅次於洞庭湖的第二大天然優質淡水湖,也是省內少有的無血吸虫危害的天然湖泊。園內有濕地植物403種,濕地動物262種,素有“魚兒家園、鳥類天堂、植物王國”之美譽。尤為可貴的是毛裡湖洽處武漢、重慶、長沙三大旅游城市的幾何中心,岳陽至張家界黃金旅游線路的重要節點,洞庭湖生態經濟圈5大節點城市之一津澧新城的戰略要地。這些與世俱來、無可比擬的自身優勢,必將是孕育毛裡湖獨步世界的星火和搖籃。 (江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