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態文化如何傳承

張慧平

2018年06月12日08: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草原生態文化如何傳承(新時代新步伐)

身著傳統服飾的蒙古族姑娘

草原生態文化是指在草原文化中古老而又鮮活的,以崇尚自然、熱愛自然、感恩自然和保護自然為主的意識和行為習俗,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草原生態文化隱含於草原文化的多層面,其表現形式多樣,文化內容豐富。

草原生態文化的傳統表現是自然崇拜,多樣的自然神靈及其祭祀是其主要內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山神崇拜。在興安嶺密林中,人們會常常看到在一棵大樹的根部,有一張樹皮被剝掉后畫出來的人臉,這便是獵人日常祭拜的山神。獵人打獵出發前祭拜山神是祈禱山神保佑,打獵歸來后祭拜山神則是感謝山神的恩賜。

草原生態文化在習俗層面有多種表現,一是保護草場、獵場,保護其內的一草一木、山川河流。至今,在草原上是不許挖野菜和隨便挖坑的。二是朴素節約,自給自足。人向自然的索取只是為了生存,鄂倫春族著名學者劉曉春曾說過,獵人們是不會為了金錢而多打一隻狍子的。三是選擇性捕獵,表現在狩獵民族的四個獵期的劃分上。四是循環利用意識,例如,在草原上,牧人、草本植被、牲畜的肉奶及其糞便(牧民燒牛糞)構成一個物質、能量循環的環保鏈條。五是持續利用和護生意識。獵人不傷害正在交配、哺乳、孵蛋的動物。六是以草原、森林為家的民風。如果問起草原牧人家在哪裡,他們常常用手一指,前后左右目力所及都是家。七是回報自然的品行,人們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時,感恩自然並回報自然。

從歷史意義上看,草原生態文化在微觀上,達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生產方式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在宏觀上,則使得我國北方以草原、森林為主體的生態系統能夠較為完好地保存到今天。

草原生態文化具有鮮明的環境倫理學特征,其崇愛自然、回報自然的意識與行為體現了人與自然的最佳關系。這種倫理觀念,是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形成的理性思想產物,不僅適用於傳統社會,也適用於現代社會,並且至今仍發揮著積極作用,對現代生態保護和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在當今時代,保護和發揚草原生態文化是我國社會發展必須思考的課題。對此,我提出以下幾點思考。

保護和傳承草原生態文化,當務之急是建立草原生態文化的數據文字資料庫。因為該文化的民族載體,大多沒有文字,文化傳承靠的是口口相傳,很多文化內容有不同的版本。

應該探索在國家重點生態工程中引入草原生態文化的途徑。草原文化所在區域大多是國家重點生態工程的實施區,如天然林保護工程、三北防護林建設工程、防沙治沙工程等。在這些生態工程實施中,把草原生態文化作為軟技術進行宣傳、貫徹,使人們在認識文化的基礎上尊重文化,重視文化的作用,從而自覺地約束於文化,強化生態工程的效果。

生態文明傳承應從教育抓起,建議在大學開設相關專題課程,在中小學的相關課程中加入草原生態文化的內容,讓我們的青年人、下一代真正地認知草原生態文化,從而使之繼承和發揚下去。

圖片均據網絡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8年06月12日 第 08 版)

(責編:施麟、董菁)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