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田裡生態種植 玫瑰香橙“香”飄市場

鐘旖

2018年07月29日19:3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圖為重慶萬州區甘寧鎮玫瑰香橙種植園一角。 周毅 攝

(長江經濟帶沿線行)柑橘田裡生態種植 玫瑰香橙“香”飄市場

“三峽庫區是目前國內玫瑰香橙的最優產地。血橙必須要有足夠的低溫才能實現顏色變化,著色才好看,庫區氣候有足夠的冷量適合玫瑰香橙,同時又沒有霜凍,可以越冬,實現晚熟。”29日,站在重慶萬州區甘寧鎮一望無際的玫瑰香橙種植園內,重慶市萬州果樹站副站長汪小偉對記者如是說。

玫瑰香橙學名塔羅科血橙,起源於地中海地區。1995年中國從意大利引進試種。汪小偉說,2004年萬州區果樹站從中國柑橘研究所引進,經過十幾年的試驗發展,萬州玫瑰香橙申請了地理標志証明保護產品,並逐漸成為三峽庫區晚熟優質柑橘特色產品。

圖為重慶萬州區甘寧鎮玫瑰香橙種植園一角。 周毅 攝

與市面上的橙子品種不同,玫瑰香橙的成熟季節多在2月至4月,可迎合情人節前后上市。又因其香味突出,自帶浪漫屬性,近年來受到市場追捧。以2017年3月為例,萬州玫瑰香橙登陸國內某電商平台,一個半小時內,8000件、3.2萬斤玫瑰香橙被搶購一空。

作為重慶第二大城市,地處三峽庫區腹地的萬州是長江上游生態屏障。記者了解到,萬州玫瑰香橙產品質量監測區距離長江的直線距離為一公裡,當地既要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又要嚴防困擾長江生態的“面源污染”。近年來該區倡導生態農業種植方式,不噴洒農藥,不使用復合肥,並引進了“虫殺虫”的先進技術。

在一棵棵挂滿柑橘的樹上,一隻隻寫著“捕食螨”字樣的小口袋被挂在樹枝上。承包有506畝地的重慶四月紅玫瑰香橙園負責人朱文祥介紹,這是一種生物殺虫技術,袋裡的螨虫是益虫,長大后會爬到樹上吃害虫,以此達到殺虫目的,是中科院目前正在推廣的技術。

目前朱文祥家的果園年產量可達130萬斤,產值350萬元左右。朱文祥為記者算了一筆生態賬,通過水肥一體化管道灌溉系統,一棵成年樹的化肥用量從原來的5、6斤減為一半。使用水溶性生物有機肥成本會增加20%至30%,但不會影響土質。使用“捕食螨”技術雖然比傳統農藥殺虫成本要高些,但種出的果實更環保、更能賣出好價錢。他說,“雖然用生態農業種植方式,成本增加了。但生態得到了平衡,很值得。”

據介紹,玫瑰香橙是萬州區特色效益農業主導產業之一,現已成為萬州農業的支柱產業、移民生活的重要來源、三峽庫區的生態屏障。目前萬州區玫瑰香橙種植面積達到12萬畝,年產量6萬噸,年產值3億元。經過十余年發展,該區發展玫瑰香橙農業企業40多家,建成標准園28個,標准化、規模化種植面積6萬畝,商品化生產處理線5條,建100噸的冷藏庫30個,主要分布在萬忠路沿線和長江兩岸。

汪小偉說,下一步,當地將逐步組建社會化服務隊伍,讓返鄉農民工參與培訓。同時更加注重玫瑰香橙的產業鏈和標准化打造,引進社會資本實現規模化發展。實現產期拉長,不斷推進品牌知名度,創造更多經濟收益。(記者 鐘旖)

(責編:丁亦鑫、董菁)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