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綠色包裝”能否避免“裝樣子”

2018年08月02日15:55  來源:解放日報
 
原標題:網購“綠色包裝”能否避免“裝樣子”

近日,有不少熱心讀者反映,一些互聯網平台上的“綠色包裝”選項流於形式。“明明選的是‘需當場回收的環保保溫箱’,為什麼給我送來的仍是不可回收的一次性泡沫箱?”白領陳小姐近日在網購中發現,不少電商平台盡管給出“綠色包裝”選項,可在實際運營中沒有落到實處,“現在各界都很關注電商帶來的包裝污染問題,為什麼平台給出選項卻不能落實?難道只是為了標榜自己環保 ‘裝裝樣子’?”

“可回收”變“一次性”

“我周五訂購了商品,盤算著雙休日都在家,不需要一次性包裝,特意選了‘需當場回收的環保保溫箱’,沒想到第二天快遞員送上門的仍是一次性泡沫箱。”陳小姐講述了自己的經歷。她是生鮮電商平台“本來生活”的用戶,發現平台在一次性包裝上非常大手筆,“經常三小瓶酸奶就送來一個大的泡沫箱,裡面除了保冷袋外,還填充很多充氣塑料包。其實完全可以用小箱子。”

不過,陳小姐發現,這家電商平台除了一次性包裝外,也提供可供回收使用的環保包裝,“我在其他電商買東西時看到過那種箱子,就是送貨員把需要冷藏冷凍的商品放在裡面,取出商品交給消費者后,將箱子帶回去。這種形式挺好的,只是需要消費者在家等著。所以我在有條件的時候都會選這種包裝。”但讓她意外的是,她選了“當場回收包裝箱”后,快遞員送來的仍是一次性泡沫箱,而且還是小商品大包裝。“我當時就問快遞員為什麼不是環保箱,可他表示,他拿到的商品就是這麼包裝的。”

無獨有偶,上班族舒先生也發現,外賣平台的綠色包裝有點流於形式。“我通過餓了麼、美團點餐,看到他們都有餐具數量選項,每次我在家點外賣時都選‘不要餐具’,可結果大部分餐廳還是把餐具送來。”其中不乏很多連鎖知名企業,比如豐收日、望湘園、外婆家、食其家等。在他的訂餐經歷中,“隻有小楊生煎給我打過電話,問我是不是真不要餐具,其余餐廳都默認送餐具。”

目前接受這一理念的消費者不多

“現在生鮮電商、餐飲外賣對配送時限要求高,個性化綠色包裝會增加后端打包人員的時間、影響配送效率,一些綠色包裝和相關服務雖然有,但沒有最終付諸實施。”業內人士分析,以生鮮產品配送為例,對配送員來說,如果用一次性包裝箱,那就是“送一件少一件”,即使消費者不在家,也可以放在消費者認可的代收處。但如果用可循環利用的回收箱,不僅影響配送效率,而且在開箱取貨時也得花費更多時間。換句話說,使用可回收的環保包裝更考驗平台管理能力——如何兼顧效率和環保。

“還有就是意識不到位。”豐收日相關負責人吳登承認,確實存在部分門店打包人員忽視用戶對餐具的個性化選擇,將餐具放進那些“不需要餐具”的訂單,“說實話,對我們來說也歡迎不需要餐具的訂單,但目前接受這一理念的消費者不多,餐廳部分工作人員對這方面的需求也不熟悉,會出現不需要餐具仍配送餐具的情況。除了內部加強提醒外,還需全社會提高環保意識,大家都參與少用不必要的包裝。”

美團外賣作為平台方,也希望各種綠色包裝落地,認為加大宣傳、提高社會各界對綠色包裝的認可度很有必要。美團外賣社會責任委員會秘書長楊碧聰說,之前上海發布了全國首個外賣送餐盒團體標准,用生產技術較為成熟的淋膜紙碗代替塑料送餐盒,在保証送餐盒質量安全的基礎上,約可減少75%以上的塑料垃圾。但一些商家對綠色包裝的認知度還不夠高,所以之前在推廣時,美團外賣選擇與長寧區市場監管部門合作,免費向商家提供綠色餐盒,目前已投放超過20萬個,並計劃將試點范圍拓展到全市,全年投放100萬個。“我們最終的目的是希望讓社會各界——從消費者到企業都能知道有綠色包裝、接受綠色包裝,減少不必要的包裝和餐具,共同支持環保。”

可通過營銷手段引導商家、消費者

“平台可以對商家和消費者採取一定的獎懲措施。”舒先生說,除了提供綠色包裝、強化輿論引導外,互聯網平台也可通過營銷手段引導商家和消費者,“有的外賣平台對不選用餐具的消費者提供獎勵‘金幣’,積累一定的金幣,可以兌換平台代金券。平台應加大這類營銷活動的宣傳力度,鼓勵消費者減少包裝浪費。對於那些積極使用綠色包裝或參與減量的商戶,可以用導流等方式鼓勵,沒有落實的商戶則有一定的懲戒。”

吳登和另一家餐飲企業雲海肴的上海地區運營負責人王彬彬都提出,綠色包裝的上下游產業鏈也應參與其中。他們表示,以餐飲打包盒為例,每隻淋膜紙餐盒比塑料盒的成本貴0.1元至0.3元,企業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出發,願意承擔這一成本。但中餐品類多樣,目前符合綠色包裝團體標准的餐盒規格單一,部分餐品不適用,反而會造成浪費。還有淋膜紙餐盒在盛放湯類菜品時容易變軟,密封性有待提升。“加減法可以一起做,企業為綠色包裝增加成本,上游包裝生產商、下游消費者都參與其中,為不必要的使用做減法。”他們表達了同樣的想法。

楊碧聰表示,美團也注意到市場對綠色包裝的反饋,計劃從多方面推動綠色包裝的落地。一方面,他們已溝通供應商生產更多不同規格的餐盒以促進適配性能改進,預計8月投放使用﹔另一方面也從客戶端著手,鼓勵消費者合理選擇餐具和包裝。(記者任翀)

(責編:王紹紹、賀迎春)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