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七星湖黃昏景象(楊承昊攝)
看大漠落日飛紅霞,聽滿天星斗說情話……作為離北京最近的沙漠,在最美的季節,庫布其沙漠景區迎來了旅游旺季。不可否認的是,不斷向高端、縱深發展的旅游業已將庫布其沙漠轉變為一座發掘“美麗經濟”的富礦。
開發旅游:沙海變福地
上世紀80年代以來,沙漠旅游作為一種新興的旅游方式逐漸受到游客青睞。由於區位優勢明顯,庫布其沙漠成為鄂爾多斯獨特的旅游資源。浩渺無邊、連綿起伏的大沙漠在旅游旺季到來時呈現游人如織、一房難求的景象。
庫布其沙漠包含了響沙灣、銀肯塔拉、恩格貝、七星湖等沙漠旅游區,形成了目前國內沙漠旅游中產品最全、覆蓋客群最廣的沙漠產業集群。
響沙灣一站式的高端消費目前也是國內屈指可數的沙漠休閑度假項目,特別是冬季,大量的南方游客來到響沙灣領略沙漠雪景﹔意為“平安吉祥”的恩格貝生態旅游區作為著名的治沙中心,每年都有大批的國際友人前往植樹和參觀,恩格貝的18萬畝沙漠、12萬畝草場、天然礦泉水和大片響沙也是旅游愛好者們趨之若鹜的聖地﹔庫布其國家沙漠公園裡,七個明鏡般的湖泊排列有序,星羅棋布,狀如北斗,因此得名“七星湖”,一望無際的烏日圖原始草原、標准的18洞高爾夫球場與雄渾的沙漠景觀完美融合,全面展示了庫布其沙漠生態治理的顯著成效,讓暢游沙漠綠洲變為現實。
在防風固沙的基礎上,沙漠的旅游價值被逐漸挖掘出來,大漠、綠洲、沙漠湖泊無一不成為旅游愛好者趨之若鹜的地方。隨著沙漠治理成果的不斷鞏固,沙漠旅游產業的發展深度和廣度也在不斷增加。
生態旅游:形成綠色產業鏈
庫布其沙漠的景區中,被綠化的區域和沙漠同時共處的銀肯塔拉生態旅游區形成了特有的生態旅游價值。
1993年,國際生態旅游協會把生態旅游定義為: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當地人民生活雙重責任的旅游活動。經過一代接一代人的努力,沙漠變綠洲的美好故事,不僅讓庫布其成為了全球治沙人的聚焦點,更形成了一塊生態旅游的金字招牌,比沙漠景觀更震撼人心的正是人類改造沙漠的奇跡。
在銀肯塔拉生態旅游區,生態種養殖產業鏈的形成,促進了生態旅游文化產業的發展,實現了生態旅游從無到有的巨大變化。據銀肯塔拉的治沙人——明禾集團董事長李布和介紹,他在這裡走出了一條通過在沙漠種植飼草發展養殖業,再讓種、養殖業反哺旅游業的新路子。在銀肯塔拉生態旅游區,游客不僅能夠看到沙漠景觀,還能夠體驗治理好的沙漠綠洲,感受人類改變沙漠的傳奇,這樣的生態旅游在2017年吸引了20萬游客。
沙漠生態旅游的出現使得沙漠旅游產業的范圍擴大,並實現了旅游+種養殖產業鏈的良性循環。
高端服務:拉動縱深發展
在沙漠治理的進程中,沙漠的旅游價值也進入了“深挖掘”階段。在發展觀光旅游的同時,高端服務業開始嶄露頭角。
馬產業無疑是適合在沙漠中發展高端服務項目。內蒙古邦成集團在庫布其沙漠裡建成的馬產業園區借助沙漠資源正在一步步發展壯大。目前這裡不但吸引了馬術愛好者前來體驗,也成為了培養優質馬匹和馬術人才的基地。由這裡培養的賽馬屢屢在國際賽事中獲獎。
邦成馬產業園成功的原因與庫布其沙漠的饋贈密切相關。沙漠可以提供馬產業所需的大面積場地、沙地,適合在沙漠中生長的紫花苜蓿是供給馬兒蛋白質營養的優質的飼草。沙漠馬產業的發展使得庫布其旅游業向高端服務的方向縱深發展,馬匹養殖和飼草料種植結合的產業模式為沙漠旅游的業態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茫茫沙海,片片綠洲,庫布其沙漠帶給鄂爾多斯人的不再是災害,不斷向高端、縱深發展的旅游業已經將它轉變為一座發掘“美麗經濟”的富礦。(瀟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