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沙技術專家張吉樹

2018年08月04日14:29  來源:鄂爾多斯市委宣傳部
 
原標題:治沙技術專家張吉樹

  張吉樹是億利集團沙漠研究院的高級工程師,創新治沙技術的引領者。2000年,畢業於內蒙古林學院沙漠治理專業的張吉樹辭去在大興安嶺的林業工作,進入剛成立的億利集團庫布其生態資源項目部,開始從事治沙事業。2001年起,張吉樹帶領團隊對位於庫布其沙漠腹地的獨貴塔拉鎮進行沙漠治理規劃。經過近20年的努力,將原本寸草不生、沙丘遍地的獨貴塔拉改造成了水草豐美、氣候宜人的人造綠洲。現在,曾經黃沙漫天的獨貴塔拉變成了聞名遐邇的生態旅游區,還成為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永久會址。

  在上大學之前,張吉樹的理想曾是當一名醫生,懸壺濟世,治病救人。可在學習了沙漠治理專業並從事了治沙工作之后,他卻愛上了治沙。對於被稱為“地球癌症”的荒漠化現象,張吉樹不斷思考、不停實踐,總結出一個個新的治沙方案、發明出一項項新的治沙技術,成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沙漠醫生”。

  20年來,張吉樹申請了20余個治沙專利,主要包括沙漠經濟植物的栽培、流動沙丘治理、治沙機械設備、鹽鹼地治理、圍藻治沙法等。其中,他特別重視旨在降低治沙成本的手段創新。“因為隻有成本降下來,治沙技術才能得到更大范圍的推廣。”張吉樹說。

  隻要談起治沙,這位“技術宅”的臉上就全是自豪與滿足,一說起那些治沙的技術與心得,他晒得黝黑的臉上就眉飛色舞。

  令張吉樹最得意的是他團隊發明的“微創手術”系列種樹法,既省時省力,又能提高成活率。比如氣流法,即用低壓水流沖擊沙地形成100公分左右的深坑,迅速將沙柳樹苗插入,兩人合力,10秒左右即可種好一棵樹,成活率可以達到90%。還有螺旋鑽植樹法,用定制的螺旋鑽打鑽,插入苗條,可解決在缺水地區無法使用氣流法的難題。此外,還有甘草斜插法,使用特殊機械將甘草斜著植入沙地,可以將甘草在地下的生長面積擴大到傳統豎插的10倍,極大提高治沙效率。

  張吉樹說,他目前還在研究一種新的治沙法,希望能夠大幅降低在少水沙漠種樹的成本。去年已經在騰格裡沙漠取得了一定成效。

  治沙工作是艱辛的,一種植物的試鐘、一種技術的研發,往往要經過數年的試驗和努力。治沙工作更存在風險,茫茫大漠、杳無人煙,存在各種危險的情況。張吉樹就曾在乘車勘探治沙路線的時候,因汽車從沙丘上飛下而摔傷了腰。

  但這些都未能阻止他的腳步。“國家支持治沙,政府給了我們不少課題經費支持我們搞技術研發,我們應該堅持走下去,技術創新對於治沙太重要了。”張吉樹說。

  目前,張吉樹的治沙經驗已經走出庫布其沙漠,被推廣到騰格裡等中國其他沙漠,還走出國門,用於治理中亞地區的沙漠,將中國的綠色發展經驗和理念沿著“一帶一路”向世界傳播。

(責編:施麟、賀迎春)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