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位於中關村的清華科技園。
圖為中關村景象。
開欄的話: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對於創新,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2012年就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以來,習近平頻頻談創新,事事講創新,處處謀創新,從全局的高度,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謀劃部署。
從今天起,“創新中國”版開辟“改革開放四十年·國家創新地理”專欄,從不同側面展示中國創新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2018年,對北京中關村來說,是具有特殊意義的年份。
40年前的1978年,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大門,中關村跟全國人民一起,開啟了探索創新之門。
30年前的1988年,國務院批復建設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中關村作為試驗區核心地帶,開啟了我國創辦高新區、設立科技園區和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新歷程。
5年前的2013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把集體學習的“課堂”搬到了中關村。參觀結束后,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發表了重要講話。習近平指出:“面向未來,中關村要加大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為在全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更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這裡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這裡誕生了我國第一家民營科技企業,第一部科技園區地方立法……
時至今日,中關村已成為全國科技創新的重要高地,匯聚了2萬余家高新技術企業、300多家上市公司,平均每天誕生86家科技型企業……積極進取,引領全國,面向世界,中關村正在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
早已告別“電子一條街”
“在癌症治療中,冷凍治療是一種普遍而有效的方法,主要是利用超低溫,在影像設備精確定位下局部摧毀病變組織。之前,冷凍治療的設備主要來自於美國和以色列,而康博刀的發明打破了這一壟斷。”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介入科主任朱旭對本報說。
朱旭主任是最早臨床應用康博刀的醫生之一,在他看來,相對於進口產品,康博刀優勢明顯。
7月中旬,康博刀上市后在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進行了首次臨床運用。這是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員劉靜及其研發團隊創造的最新成果。“研發出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尖端腫瘤治療設備是我一直以來的目標。”劉靜表示。這種信念支撐著該團隊從1999年起步,在低溫醫學健康領域不斷取得突破,研發出一系列先進腫瘤診療裝備。
一把康博刀,反映出中關村“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宗旨,彰顯出中關村自主創新的巨大能量。
據了解,中關村加快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堅持做“菜心”,密切關注變革性產業發展,支持引領產業變革的顛覆性技術創新。按照“一產一策”,制定實施人工智能、大數據和雲計算、集成電路、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等產業促進政策,出台《中關村人工智能產業培育行動計劃(2017-2020年)》。
今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為此,中關村聚焦人工智能,積極拓展企業與國際頂級人工智能研究機構的技術合作,涌現了眾多產品和企業。
從百度的百度大腦,到紫光集團的“雲計算機”,從地平線大規模深度神經網絡算法的“大腦引擎”,到百濟神州的抗癌新藥……目前,中關村企業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突破8萬件﹔累計主導創制發布標准7858項,其中國際標准330項。中關村以核心技術和產品的不斷突破,彰顯著其作為科技高地、創新搖籃的新銳形象。
“近40年來,歷經‘電子一條街’、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中關村科技園區、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等階段,中關村始終不忘初心,肩負國家科技體制改革‘試驗田’的使命,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中關村管委會主任翟立新說,而今,通過准確把握國內外科技創新的新趨勢,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中關村正積極發揮在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的主要載體作用。
孵化器開到了海外
創新早已融入了中關村的血脈。
早在30年前,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成立之時,中關村就憑借其高昂的創新精神、濃厚的創業氛圍吸引了一大批創業者。
用友網絡是中關村第一家私營高新技術企業,牌照編號“SY0001”。最初決定創業時的情景,董事長兼CEO王文京歷歷在目:“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成立大會正式宣布了若干條鼓勵科技人員、專業人員到中關村創辦高科技企業的政策,聽完后我熱血沸騰,回到單位就開始寫辭職報告。”
30年來,用友網絡和中關村一同成長。如今,用友網絡已發展為領先的綜合型、融合化、生態式的企業服務提供商。
40年間,中關村的創新環境持續優化,一大批科技型企業在這裡生根發芽。北京雲腦抗量子計算密碼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受惠者之一。
“我們公司創建於2017年,去年10月免費入駐北京銀行中關村小巨人創客中心。當時公司還沒有完成工商注冊,但北京銀行在聽取項目匯報之后,很快表示願意為我們提供幫助。因為他們認為,我們公司的研究比較有前瞻性。此后,公司多次參加了創客中心舉辦的導師大講堂、科技政策宣講、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並參加了入孵企業專場投資路演,與多家投資機構對接。在北京銀行的支持下,企業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得以提高,與多家企業達成技術合作意向,與3家投資機構達成了投資意向,同時還收獲了與清華大學量子通信團隊的進一步合作機遇。”創始人馬國書對筆者說,言語間充滿了對中關村創新創業環境的認可與感激之情。
如今,中關村有200多家科技企業孵化器、1490多家創投機構、500多家協會聯盟等社會組織、29家大學科技園……
立足全國,面向世界,中關村正在打造全球化的創業體系。中關村硅谷創新中心、清華科技園創源硅谷孵化器、清控科創硅谷孵化器等孵化器落戶海外。這些機構為中關村企業走向海外提供了強大助力。中關村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成為鏈接全球創新網絡的重要節點和國際知名的創新創業活躍區。
“中關村現在的創新生態就像一處‘涌泉’,智慧的泉水會在環境的壓力下自動噴涌出來。”中關村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尹衛東說,獨特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提升了中關村的核心競爭力。
人才來了就不願離開
翻開中關村很多高新技術企業的資料,會發現其人才隊伍都相當亮眼。以人工智能企業雲知聲為例,技術團隊中博士佔比45%,工程師佔比78%。眾多技術骨干畢業於中科大、中科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劍橋、UIUC等國內外知名高校。
為什麼中關村能夠吸引那麼多的海內外人才?
便捷、高效的人才引入政策措施起到了基礎性作用。
7月6日,在海澱區雙榆樹北裡的公安部中關村外國人永久居留服務大廳二層,美國人威廉·羅索夫正在辦理自己的“中國綠卡”。
“我在中國生活了6年,之前每年我都需要重新辦理一次中國簽証,這個過程會花費較長的時間,有時還會遇到一定的困難。現在,我很開心拿到‘中國綠卡’,它幫助我更好地在中國生活和工作。”羅索夫對本報說。
羅索夫是北京一家律師事務所的首席代表,日前,他通過了外籍人才申請永久居留積分的評估,成功申請了在華永久居留。
為吸引聚集更多海外高層次人才,2016年3月,支持北京創新發展的20項出入境政策措施推出,涉及外國人簽証、入境出境、停留居留等方面。截至2018年上半年,中關村外國人永久居留服務大廳受理外國人永久居留申請855人,長期居留許可1904人。
一大批孵化機構是引進人才的“主力軍”。
作為創業孵化機構,中國北京(海澱)留學人員創業園擔當著“服務留學歸國人員創業”的重任。截至目前,園區共引進約1200名留學人員入園創業。園中,留學人員創辦的企業有300余家,佔企業總量的80%以上。留學人員創業者的學歷以博士和碩士為主,佔留學人員創業者總量的89.05%。
迄今,中關村海外人才創業園共計42家,為海外人才提供孵化面積61萬平方米,並提供工商注冊、知識產權代理等服務。
引進人才是第一步,中關村能夠留住人才,離不開一系列人才激勵政策。
圍繞成果轉化、股權激勵、稅收等關鍵環節,中關村推出了一系列先行先試政策,把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賦予項目承擔單位,對科技成果主要完成人實行股權和分紅激勵,並給予分期納稅或取得收益再納稅的優惠政策,推動出台“京校十條”“京科九條”等市級落實政策,在制度上打破制約科技成果轉化的瓶頸,在收益分配上有效激發了科技人員對成果轉化的積極性。
高端領軍人才踴躍集聚也使得中關村自主創新成果凸顯:2017年,中關村企業有51項(通用項目)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勵,36項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佔國家進步獎通用項目的27.3%。
不是簡單提供優惠政策
中關村是我國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發源地,一直以來,肩負著深化改革“探路者”的使命。
“學校的創新能力是無需置疑的,關鍵是如何把一流的技術轉化為一流的產品。”北京理工大學技術轉移中心主任戴斌對本報說。
技術轉移中心是北京理工大學內設機構,主要負責管理全校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北京理工雷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技術轉移中心的“得意之作”。公司以中國工程院院士毛二可學術團隊為主,將一大批技術成果轉化為拳頭產品。筆者在理工雷科的展廳看到,公司將科技創新成果進行再創新,產品廣泛應用於無人機偵察、無人車、地質災害監測、北斗衛星導航、隧道內導航、安全存儲等領域。
理工雷科的成功在於,打通了從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到市場應用的創新鏈條,形成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得以更好地整合資源,推動創新主體之間深度合作,使創新活力充分釋放。
體制創新滲透到每一個環節。科研體制創新為中關村發展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2005年年底,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正式挂牌。生命所採取改革試點的方式,旨在探索一條與傳統科研體制迥然不同的研究模式。
生命所誕生伊始,就呈現出全新的面孔,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管理和運行機制。國內外一流專家擔任學術顧問,包括10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24位國內外知名科學家組成科學指導委員會,學術水平之高開創國內先例。
今年1至5月,中關村示范區新設立科技型企業12959戶,佔全市新設立科技型企業總量的42.3%。“中關村服務創新創業,靠的不是簡單地集聚創新要素和主體,不是簡單地提供政策優惠,而是形成有利於‘要素聚合、主體協同、文化融合、環境友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翁啟文對筆者說,中關村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包括高校院所、科技企業、優秀人才、創業投資、孵化服務、創新政策等六大要素,形成了由眾創空間、創新型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知識產權、律師、會計等專業機構構成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
40年來,中關村就是這樣,不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破除制約創新發展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
中關村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歷經40年艱苦奮斗、40年創新發展,已經成為中國知名的“創新名片”。
在這張“創新名片”的背后,到底蘊藏著多少年、多少人的艱辛耕耘?
這也許無法用語言描述。但科研工作者知道,創新體制改革的推動者知道,創新創業的弄潮兒知道,中關村知道……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8年08月07日 第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