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地球最年輕的縫合帶,海底熔岩地貌保存最完整、最典型

群讓熔岩,訴說青藏高原的秘密

鄧建勝 瓊達卓嘎

2018年08月10日08: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群讓熔岩,訴說青藏高原的秘密(美麗中國·和諧共生)

群讓保護區核心區鳥瞰。

本報記者 鄧建勝攝

日喀則市地質環境監測站工作人員安晶譚在記錄一塊裸露的枕狀熔岩。

本報記者 鄧建勝攝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是7000萬年以前脫海成陸的,這種說法依據何在?

在位於西藏日喀則市東南約20公裡處的群讓枕狀熔岩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幾座不起眼的石頭山靜靜訴說著青藏高原由海成陸的秘密。

保存了最完整的海底熔岩地貌

群讓枕狀熔岩帶被學界公認為亞歐板塊與印度板塊碰撞的主要物証,要去一探究竟並不容易。早在2000年,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就在這裡設立了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西藏群讓枕狀熔岩自然保護區。但當記者慕名前往時,輾轉多個部門打聽,才在日喀則市國土資源局找到了一位知道保護區名字且能帶領我們去現場的知情人。

“保護區成立前,我們帶著國內外的科學家在那裡開展野外考察,研究了七八年。那裡是整個地球最年輕的縫合帶,要說海底熔岩地貌保存最完整、最典型,全世界就群讓這一處。”日喀則市地勘局高級工程師張能軍介紹起來如數家珍。

從日喀則市區驅車十幾分鐘,到達桑珠區甲措雄鄉瓊孜村前,張能軍讓司機把車停下,指著車窗外的亂石坡說:“這就是群讓枕狀熔岩自然保護區,這個山坡與后面的兩個山包區域面積共1.4平方公裡,就是核心區的全部。”說話間,張能軍已從公路邊直接跨步上了山坡,要給記者“引見”枕狀熔岩。

岩體鬆軟的山上,沒有圍欄,沒有保護區標識,也看不到任何管護設施——這是記者見過的最為“低調”、“顏值”最低的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我們正在申請立項,將建設管理用房和保護區宣傳指示標識。”日喀則市地質環境監測站工作人員安晶譚解釋。

風化的岩石碎塊,記錄地質變遷歷史

在張能軍眼裡,這個自然保護區“顏值”極高:腳下的亂石,來自7000萬年以前古大洋特提斯海海底的地殼運動,海底火山活動加劇,來自地幔表面的岩漿不斷溢出、噴發,與海水和底泥接觸后,被分割為彼此隔離的球狀、袋狀、面包狀,最終形成一個個以枕狀為特征的堆積體。

據介紹,在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中,喜馬拉雅—特提斯海最終閉合,形成了一道狹長的“雅魯藏布江—印度河構造縫合帶”。

這條主體成分為蛇綠岩的地球上最年輕、海拔最高的縫合帶,在西藏日喀則段連續露出地表,形成了長約300公裡、寬10—20公裡的蛇綠岩塊體。3個小山體組成的1.4平方公裡群讓枕狀熔岩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擁有雅魯藏布江縫合帶上最典型、最完整的古大洋地質遺存。

“深海、半深海沉積的紫紅色、灰綠色放射虫硅質岩,直接覆蓋於枕狀熔岩之上,有時呈透鏡體,與枕狀熔岩互層產出,反映了海底熔岩噴發的間斷性。”張能軍說,這裡的蛇綠岩體雖然經復雜的侵位以及后期構造混雜作用的破壞,但仍然保留有好的原始層序。

滿山風化的岩石碎塊,貌似毫無個性區別,但在張能軍眼裡,個個都“能說會道”——枕狀熔岩的外面,都有一層不同於內部顏色的玻璃質冷凝邊,且岩體內部有呈放射狀或環狀分布的氣孔,這是海底岩漿溢出與海水接觸時急劇冷卻造成的。

設立保護區后,村裡就沒人去破壞了

瓊孜村的后山,就是群讓保護區核心區。對這個板塊構造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科研價值的自然保護區,當地群眾所知甚少。

“群讓和瓊孜,在我們這裡,藏語發音是一樣的,所以你們剛才用普通話問我群讓保護區時,我一時沒有反應過來。”65歲的瓊孜村村民倉決說,村后的這三座山上都是些裸露的亂石,既沒有樹,又長不了草,“你問我山上保護什麼?我現在也沒弄明白,大伙兒都說山上有金礦才要保護,但至今既沒有建圍欄,也不見人去開礦。”對此,同行的日喀則市的同志趕緊解釋,山上沒有金礦,都是地質遺存,那些石頭保護起來是給科學家研究地球變化用的,如果破壞了,要坐牢房的。

“以前村裡人蓋房子、砌羊圈,都到那裡搬石頭,自從說了是保護區后就沒有人去了。”今年50歲的瓊孜村村委會主任普瓊說,“說實話,村后這三座石山劃入保護區這麼些年,也沒見人來巡查管護,但村裡一直教育引導大家不能上山搞破壞,還組織村民不定期巡山。如今,平常看到有外人想上山,村民都會盤問一番。”

鏈接

日喀則群讓枕狀熔岩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雅魯藏布江縫合帶,是喜馬拉雅—特提斯海最終閉合的一次大規模板塊俯沖事件的直接產物,是亞歐板塊與印度板塊碰撞的主要物証,保存了最完整、最典型的海底熔岩地貌。該保護區所處的雅魯藏布江縫合帶是世界上最新的縫合帶。

群讓枕狀熔岩是縫合帶中段蛇綠岩組成部分。保護區建於2000年,目的是要保護它所代表的地質遺跡免遭破壞、消亡,為科研教學等提供便利。

《 人民日報 》( 2018年08月10日 14 版)

(責編:施麟、賀迎春)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