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立秋"已至,但多地仍處於“炙烤”模式,防晒霜仍是人們出門必備之物。從琳琅滿目的防晒產品中挑選一款最適合自己的,考驗著消費者的功力。
今年夏天,老爸評測DADDYLAB平台連續第二年推出防晒霜產品評測。本實驗室將採訪相關專家,為消費者選購提供參考。
選購&使用建議
1. 兒童、孕婦以物理防晒為主。
2. 一味追求高SPF、PA值的防晒霜意義並不大,SPF30、PA+++即可滿足日常使用需求。
3. 防晒霜要涂抹均勻且越厚效果越好。
4. 防晒霜應在出門前15~20分鐘涂抹,有些涂之前要搖一搖。
5. 烈日下長時間在室外活動,應每隔2小時補涂一次。
6. 一般使用溫和的洗面奶就可洗掉,遇到難清潔的,需用卸妝產品處理。
防晒噴霧要噴多少才能達到效果?
按照標准,要達到標注防晒值效果,涂抹用量需達到 2 mg /cm2。用量不足,防晒性能則會打折扣。
“老爸評測”團隊今年還特別針對18款網紅防晒噴霧進行了評測。其中3款防晒噴霧噴出量的測試發現,個頭較小的人,一隻胳膊需要噴 2.3g,這3款分別要連噴 10秒、20秒和25秒。個頭大的人,皮膚表面積大,則需要噴涂更長時間。
根據使用情況,大多數人不會噴涂這麼長時間,所以評測團隊建議,平時防晒應以防晒霜為主,防晒噴霧可用來補涂。
“老爸評測”的任江告訴記者,在防晒噴霧樣品的採購過程中,從正規的線上銷售平台竟然買到了假貨。為此,他們拍攝制作了抖音視頻、發布微信文章,教消費者鑒別產品真假。
測一測
● 哪款防晒效果好?
“老爸評測”團隊專門從事少兒周邊和家用產品的檢測鑒別,在微信公眾號等線上平台發布評測結果,為家長群體消費選擇提供參考。
今年夏天,“老爸評測”團隊在市場上購買了21種成人款防晒霜,分別從成分安全、溫和性(pH值)、防晒效果、防水效果、使用感受5方面進行了評測。
檢測發現,有的產品成分對特定人群可能產生致敏效果,有的大牌產品pH值略高,這讓一些消費者倍感意外。
21款防晒霜的防晒效果如何?評測團隊則通過體外儀器法來進行檢測。
他們選用了法國進口的 PMMA 板作為防晒霜的涂抹載體,用來模擬人的皮膚表面。將21款防晒霜分別均勻涂抹在21塊 PMMA 板上,參照用量標准,每平方厘米涂抹 2mg。靜置 30 分鐘,讓防晒霜完全成膜,在太陽光下用UVA、UVB測試儀,測試PMMA板下方即時紫外線數值,比較各款防晒霜的防晒能力。把PMMA板放置在陽光下晒兩小時,再測試紫外線數值。
測試發現,CPB、安耐晒、蘭蔻、迪奧、理膚泉、科顏氏、雅漾等 17 款防晒霜防晒能力非常不錯,且兩小時后防晒效果依然很好。
連續兩年參與這項評測的任江表示,即便是同一種產品,每年的配方也會有些變化和改進,比如防晒成分、防腐劑等。很多品牌還推出了更細分的產品,如針對兒童、成人、肌膚敏感人士等不同使用群體,這些變化都是積極的。
●夏日游泳該如何選擇防晒霜?
為了模擬防晒霜被汗水沖掉或者下水游泳等場景,評測人員將涂有防晒霜的 PMMA 板放進燒杯中,加水攪拌1分鐘,再放置室外晾晒半小時,測試紫外線 UVA 數值。
測試發現,部分品牌產品防水性能不足,遇水后防晒能力明顯變差,而CPB、安耐晒、蘭蔻、資生堂、FANCL、理膚泉、雅漾、佰草集等防水性能較好。
當然,防水性能好,意味著清潔皮膚時也會麻煩一些,僅靠清水很難洗掉,需要用洗面奶。遇到高防水的防晒霜還要用卸妝產品。
●沒用完的防晒霜第二年還管用嗎?
評測人員搜集了 7 款去年夏天開封但未使用完的防晒霜,檢測紫外線中UVA的透射率,看看防晒效果如何。結果顯示,這 7 款防晒霜中有 6 款防晒能力依然非常好,而其中一款防晒能力稍差一些的也是因為它本身SPF就偏低。
可見,去年開封的防晒霜防晒能力依舊很強。隻要是在避光、常溫條件下放置,用完后蓋好蓋子、妥善保管下的防晒霜,在保質期內都可以繼續有效使用。
提個醒兒
哪些產品成分不適合你?
經過比照產品包裝上的成分表,老爸評測團隊發現,市面上的幾款產品含有危險系數較高的防晒劑。
如有的防晒霜成分中含有可能誘發光過敏的二苯酮-3、化學防晒劑4-甲基苄亞基樟腦、可能致敏的防腐劑甲基異噻唑啉酮、甲醛釋放體防腐劑雙咪唑烷基脲等,建議孕婦及皮膚敏感人士謹慎使用。
另外,防晒霜為了提高膚感、加快成膜,大多加入了乙醇。如果你對酒精不耐受,易出現過敏等症狀,建議不要選用含乙醇的防晒霜。
參照防晒霜 pH 測試方法(GB/T 13531.1),評測人員還對 21 款防晒霜的 pH 值進行了測試。除了個別款 pH值稍偏高外,大多數產品的pH值都比較合適。
這些誤區需謹慎
SPF能防護太陽光中所有的紫外線?
紫外線分3種,即UVA、UVB、UVC,它們的波長依次遞減。UVB會引起皮膚急性晒傷,使皮膚出現紅斑、過敏或灼傷。UVA則可能導致皮膚晒黑、失去彈性、形成皺紋,甚至引發癌變。防晒時,人們常常重視UVB,而忽略了傷害更大的UVA。
SPF是表示防護太陽光中的UVB的指標,PA代表防御UVA的指數,有PA+、PA++、PA+++3種,“+”號越多,代表防護有效性越強。僅標有SPF值的防晒品並不能達到全面防晒的目的,還要有PA值才行。
SPF值越高,對UVB防護效果就越好?
這個誤區曾導致高SPF值防晒霜的商品大戰。以日本為例,1990年市面上防晒霜最高SPF值為30,1992年為40,1996年幾乎均在50以上,1998年SPF值超過80的防晒霜紛紛上市,最高已達123。
高SPF值防晒霜的競爭無疑提高了成本和費用,且高SPF的防晒霜中大量使用UV吸收劑和散射劑等,也帶來了使用上的不適感和安全隱患。
消費者在選購時,切勿片面追求SPF值高的防晒霜,以免造成經濟上的浪費,甚至可能導致接觸性皮膚炎等不良反應。
白天晒傷晚上抹修復霜?錯了!
專訪清華大學附屬垂楊柳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程少為
▲中國環境報:我們了解到,防晒霜中的SPF值並不是越高越好,那日常使用該如何選擇防晒霜呢?
程少為:有研究者根據實際UV照射量提出如下防晒霜的選擇標准:以室內工作為主的一般職業女性和家庭主婦,宜選用SPF 10左右、PA+的防晒霜﹔室外作業者或中午在室外活動的人,推薦使用SPF20左右、PA++的防晒霜﹔在烈日下活動及進行海水浴時,應使用耐水性好的,同時SPF 30左右、PA+++的產品。
目前,消費者的防晒霜涂抹量、補涂次數普遍不足,水浴、流汗等因素也會影響防晒霜的效果。所以有些專家建議,可以使用SPF值稍高一些的防晒霜,來補足防晒效果。另外,有光敏性皮膚病的患者,也可以在皮膚科醫生的指導下,選用以治療為主要目的的高PA和高SPF值的防晒霜。
▲中國環境報:兒童需要從小就涂防晒霜嗎?防晒霜裡的化學物質會不會對兒童健康造成影響?
程少為:實驗表明,從嬰幼兒時期到18歲,每日使用SPF15的防晒霜,可以使一生中皮膚癌的發生率減少78%。
兒童可以選用物理防晒的兒童防晒產品。防晒劑是防晒產品的有效成分,包括化學防晒劑和物理防晒劑。化學防晒劑先吸收紫外線,再通過化學反應,將它們轉化成較低狀態的能量,釋放出去,以此避免皮膚受到紫外線損傷。它的優點在於使用感受良好,但有些可能會造成皮膚過敏,引發皮炎。物理防晒劑不與皮膚發生化學反應,而是用物理的方式阻擋紫外線,它們不刺激皮膚,不過用起來會感覺皮膚油膩、泛白。
▲中國環境報:成年人在陰天、冬天也要防晒嗎?
程少為:冬天、陰天也要防晒。因為UVA一年四季無處不在,且穿透力極強,即使在室內,窗外的UVA都會穿透玻璃,傷害皮膚。UVA不會導致皮膚急性晒傷,但長時間照射會使皮膚細胞中的黑色素顯著增加,產生並加深皮膚色斑,使皮膚提前老化,甚至導致皮膚癌。冬天我們主要防UVA,所以,可以側重使用有PA值的防晒霜或隔離霜。
▲中國環境報:皮膚晒傷后如何補救?
程少為:晒傷后24小時內,是急性炎症期,可以到藥店購買濃度3%的硼酸水,倒在紗布上進行濕敷。這段時間內,盡量不要涂抹各類修復霜。如果晒傷嚴重,可在醫生指導下涂抹弱效激素類藥膏來抑制炎症反應。
晒傷24之后,是皮膚修復期,這期間皮膚會產生脫屑甚至水疱,可以適當使用修復產品,但要盡量少用或不用化妝品,避免刺激皮膚。(陳妍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