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督查和實質督查相結合

如何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

精准發力 科學施策 推進系統治理

2018年09月12日08:48  來源:中國環境報
 
原標題:如何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

今年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到地方督察黑臭水體時,建議當地領導住到老百姓旁邊,直到水不黑不臭。

作為七大污染防治攻堅戰之一,黑臭水體治理是公眾對水環境質量改善最迫切的願望之一,也是《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中難度較大的工作之一。

今年5月以來,生態環境部聯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對30個省(區、市)70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情況進行了專項督查。

近日,由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主辦的全國第三期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座談會在甘肅省蘭州市召開。通過政策解讀、技術講解、交流座談和現場模擬等環節,對黑臭水體省級專項行動進行了全方位的指導和動員。

按照《水十條》要求,到2020年,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以內。2030年,全國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總體得到消除。如何科學治理黑臭水體?怎樣調動各地治理力量?為此,本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治污沒有“一招鮮”,須從其根本下手

黑臭在水裡,根源在岸上。所以,不以控源截污為前提的黑臭水體治理,很難實現根治。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流域水環境污染綜合治理研究中心高紅杰認為:“如果採取治標不治本的措施,過了一段時間水體又返黑返臭,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影響政府的公信力,這種做法危害很大。”

“推動黑臭河治理的目的很明確,是要恢復河流生態。實現綠水青山要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而不是做表面工作,解決一時問題。”業內人士表示,治污沒有“一招鮮”。我們目前面臨的情況是極為復雜的,每個地方又都有自己的特殊情況。“一招鮮”行不通,也解決不了問題。

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教授羅安程也表示,黑臭水體治理,主要問題不是水體的問題,而是污染源的問題。比如,給河道這個常年感冒的“病人”開了感冒藥,卻沒有找出它為什麼經常感冒,這類治理方法是萬萬要不得的。我們治的不是感冒,是病根。病症結果是水體黑臭了,但黑臭的病因有很多,如面源污染、工業污染、生活污染等。

高紅杰認為,要在治本的前提下,加快科學推進黑臭水體治理步伐,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完成《水十條》目標任務,部分城市任務依然比較重。

據了解,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聯合編制的《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即將出台。將明確要求採取治本的工程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強化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監督檢查,為下一步地方開展黑臭水體整治指明了方向。

治污勿求一蹴而就,效果需持久長效

水污染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治理水污染也要留有充分的時間,不能急功近利,走形式主義。治理效果必須是讓群眾可感知且長期可靠的。

今年5月以來開展的3次黑臭水體整治專項行動都堅持以群眾是否滿意為首要標准,嚴格督查、實事求是。要求黑臭水體整治效果必須與人民群眾的切身感受相吻合。督促各地建立長效機制,凡是黑臭現象反彈、群眾有意見的,經核實重新列入黑臭水體清單,繼續督促整治。

羅安程表示,黑臭水體的污染源找到並進行科學治理后,應著手恢復水生態環境。污染源得到合理治理后,河流自會逐漸恢復良好生態。因此,輕度污染的水體隻需對進入流域的污染源進行治理,水質嚴重污染的黑臭水體,可對河道採取相應的治污措施。

比如,浙江省紹興市古城的迎恩門劣Ⅴ類水斷面已於2017年8月銷號。這得益於堅持治本攻堅,實施精准化截污工程,推進生態化治理工程,實施科學化引水工程,建設立體化改造工程。同時,堅持立足長效,抓實全民治理。將古城內8.3平方公裡區域劃分成66個網格,每個網格都由市挂聯部門、區聯系部門、街道和社區(志願者)人員組成,加強對河道的日常巡查。

“治理黑臭水體的最終目標是要恢復河流生態。” 業內人士強調,但有些人片面地認為,隻要截住污染源,清理淤泥,換一下水,就能徹底治理好了。殊不知,這種方法隻能讓水體在短期內變得好看,好比換血拯救不了一個白血病患者,只是暫時的做法。無論截污、清淤做得再好,如果不大幅度提升水體自淨能力,水體就不可能真正治理成功。

人人都知道,黑臭水體治理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表面上是水的問題,但實際上是一個關乎城市規劃不合理、基礎設施不匹配、監督管理不完善等復雜因素的綜合問題。顯然,解決這些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

高紅杰表示,要想實質性解決黑臭水體問題,需要各部門齊心協力,加大投入,需要有配套的長效管理機制。這可以說是黑臭水體整治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

治污要凝心聚力,進行全流域系統治理

黑臭水體治理容易陷入“黑了治,治了黑,反復治理,治理反復”的怪圈。究其根源,這是由於缺少系統治理。

羅安程說:“有些地方治理黑臭水體時,哪段水體黑臭就治哪一段,這樣很不科學。要從流域觀念出發,不能就斷面治斷面。水質改善不代表治理措施就是全面和完善的,要想根治黑臭,必須從全流域排查梳理污染源,並進行系統治理。”

同時,黑臭水體治理這場攻堅戰是典型的團隊戰,不是任何一方能夠憑借一己之力搞定的。業內人士建議,“企業、施工單位、政府作為這場戰役中最核心的3個角色,必須在目標一致、行動一致的情況下才有勝算。各方精誠合作才是通向成功的唯一路徑。”

黑臭水體治理是一場持久戰,要想加快黑臭水體治理進程,應從推進系統治水上著手。

“每個地方引起河道水質變差的原因有很多。因此,我們要提倡系統治水,因地制宜。要找准症結,對症下藥。”羅安程說,首先,制定一個合理的可操作的黑臭水體治理規劃,科學測算治理時間。其次,對所有進入這條河的污染物來源進行調查摸底,進行科學分析計算,合理安排不同污染源治理先后順序,哪些污染源應盡快治理,哪些污染源治理要隨后跟進,統籌考慮,系統安排,實現資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形式督查和實質督查相結合

專項行動倒逼實質性消除黑臭

2018年5月~7月,黑臭水體專項督查組對上報已完成整治的993個黑臭水體均開展了現場核查。經過評估,已完成整治的有919個,佔92.5%﹔判定未消除黑臭的水體共74個,佔7.5%。通過督查發現新的黑臭水體274個。被督查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完成比例統算為65.7%。

這次督查發現,控源截污不到位,垃圾收集轉運、處理處置措施不到位,內源污染未得到有效解決等問題比較突出。

雖然此輪專項行動結束了,但是黑臭水體治理卻不會停歇。這次行動實施問題清單滾動管理,不獲全勝不收兵。

目前,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已按照專項行動中的“督查、交辦、巡查、約談、專項督察”五步法工作流程,組織完成對70個城市的督查工作並印發了督辦函。對列入國家清單的問題,會一盯到底,實行“拉條挂賬,逐個銷號”式管理。

“不僅是2018年督查,2019年、2020年還會繼續督查。所以,那些搞治標不治本、搞形式主義的地方,需要轉變思想,從根本上解決黑臭水體問題。”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流域水環境污染綜合治理研究中心高紅杰說。

這次專項行動還創新形成“形式督查和實質督查相結合”的工作模式。形式督查,一看老百姓是否滿意,到一個地方先做民意調查,統計滿意率﹔二看水質監測指標是否優於輕度黑臭水體指標。

實質督查看什麼呢?就是去看污水管網、污水處理廠,核查沿河污水收集處理體系是否基本建成並有效運行﹔看垃圾處理處置轉運清運等各項內容,核查沿河垃圾收集、轉運及處理處置措施是否有效落實。截至目前,已完成督查並取得較好的反響。

“督查組結合資料審核,沿河開展現場巡河,每天每人大約走2.5萬步,多的有三四萬步,基本實現全方位、無死角督查,倒逼地方實質性解決水體黑臭問題。”高紅杰說。

開展黑臭水體專項行動,帶來了深遠影響。高紅杰介紹道,首先,強化了壓力傳導,地方政府提高了重視程度。老百姓的關注、社會媒體的報道、督辦函的下發等,使地方政府提高了對黑臭水體整治尤其是實質性解決水體黑臭問題的重視程度,一些城市做到了邊督查邊整改。

其次,糾正了部分錯誤治理理念。黑臭水體整治過程中,一些地方不在控源截污治本上下功夫,而是下大力氣在河道中做文章。有的地方不做控源截污,利用河道作為治污的場所,進行曝氣生物降解,撒菌劑藥劑﹔有的從上游調水沖污。這些治標不治本的措施手段,在督查中一旦發現都列入問題清單,要求地方整改,為從根源上治理黑臭明確了方向。

再次,凝聚共識、形成最大公約數。通過採取公眾舉報、信息公開、新聞媒體跟訪報道等方式,實現了老百姓全過程參與黑臭水體篩查、治理、評價等,提高了老百姓的參與感和獲得感。

“根據黑臭水體整治專項行動工作部署,應建立上下聯動、形成合力的工作體系,各省組織開展省級專項行動。”高紅杰介紹說,為形成一級跟著一級學、一級帶著一級干、上下一起努力的工作格局,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印發了《關於開展省級2018年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的通知》,要求各省(區、市)對其行政區內未開展黑臭水體整治國家專項督查的地級城市進行重點排查。各省(區、市)排查結果將作為2018年《水十條》考核和2019年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的重要參考。(趙娜)

(責編:施麟、賀迎春)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