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山竹”抗“山竹”

王萌、陳勁鬆、陳然、蘇寧綜合本報和新華社消息

2018年09月17日10:4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扛“山竹”抗“山竹”

9月16日,廣東省汕頭市濠江區海邊掀起陣陣巨浪,最高達5米。

周道先攝(人民視覺)

通信保障師傅冒雨搶修廣州市天河城南門光纜設備。

廣東電信供圖

9月16日,香港鯉魚門水深及膝,居民在消防員和民安隊協助下緊急疏散至附近的庇護中心。

中新社記者 麥尚旻攝

9月16日,深圳市南山區濱海大道,強風導致樹木倒伏封堵道路。

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攝

9月16日,位於香港九龍半島紅磡海濱的一座寫字樓,窗戶玻璃破碎嚴重。

王 申攝(新華社發)

9月16日,市民在澳門內港涉水而行。

新華社記者 張金加攝

今年第22號台風“山竹”於9月15日9時30分前后移入南海東北部,福建、廣東、廣西、海南、澳門等地嚴陣以待,各地全力防范。為了應對來勢洶洶的台風“山竹”,中國氣象局於14日18時提升重大氣象災害(台風)Ⅳ級應急響應為Ⅱ級,屬於近些年級別較高的應急響應。中央氣象台15日18時發布台風紅色預警,應急管理部、生態環境部應急辦、華南督察局、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等單位已進入臨戰狀態,做好隨時應對突發環境事件的人員、設備和物資等准備工作。

“山竹”過境帶來狂風大雨

18日凌晨前后減弱為熱帶低壓

“山竹”15日接近台灣,給全台多地帶來大風大雨。台氣象部門16日發布9縣市大雨、豪雨特報和18縣市陸上強風特報。但總體而言,“山竹”對台灣北部影響較小,16日上午台北不再降雨,風力也已趨緩。隨著“山竹”臨近,澳門特區政府地球物理暨氣象局16日上午11時將九號風球升至十號,於15日晚10時停止所有水上客運服務,各公交線路停止運營,16日預計有160個航班取消,17日預計有17個航班取消。“山竹”16日在香港以南約100公裡處掠過香港,香港天文台自16日凌晨起數小時內3次升級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上午9時40分發出最高級別的十號颶風信號,共有889班航班取消。機場快線、機場巴士等均已暫停服務。“山竹”的強雨帶為香港帶來頻密狂風及大雨,海面有極巨浪及涌浪。

16日17時前后,“山竹”的中心在廣東省江門市台山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強台風級,45米/秒)。廣東省防總通報,珠三角地區和陽江、雲浮等全省共12個市出現了平均風速11級—14級、陣風15級—17級的大風。截至16日18時,廣東省消防部隊共接到台風警情533起,其中涉及車輛、房屋人員被困緊急救援132起,營救群眾243名、疏散2102人。

根據台風發展路線圖預測,“山竹”將以25到30公裡的時速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穿過陽江和茂名市,將於17日凌晨前后移出廣東,從容縣到合浦之間進入廣西(12-13級,台風級),之后繼續向西偏北方向移動,穿過廣西南部。18日凌晨前后在廣西和雲南交界附近減弱為熱帶低壓。

受“山竹”外圍雲系影響,有關省份將迎來特殊天氣。貴州省氣象台預報,17日白天至18日,貴州中部及以南以西地區將出現暴雨天氣,局部地區將出現大暴雨,個別鄉鎮可達特大暴雨。過程累計降雨量70-120毫米,最大小時雨強30-50毫米。

中央氣象台預計,16日20時至17日20時,福建東南部、廣東、香港、澳門、湖南西南部、貴州大部、廣西、雲南東南部、海南島及台灣島東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廣東西部、廣西東南部及海南島東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暴雨,局地有特大暴雨(250-260毫米)。17日20時至18日20時,廣東西南部、廣西西部、貴州大部、雲南東部和南部、海南島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貴州南部及廣西北部局地有大暴雨(100-120毫米)。

多地多部門進入臨戰狀態

粵、桂、瓊緊急轉移安置124.9萬人

16日,應急管理部進入全面臨戰狀態。應急管理部要求各單位按照氣象部門研判信息,進一步做好防台風應急准備工作。要盯緊盯牢重點工程、重點地區和可能引發次生事故災害的環節,精准投放應急救援力量,充分做好各類突發事件應急救援准備工作。 按照應急管理部統一部署,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福建等受台風影響省(區)2萬余名消防員已經做好應急救援各項准備,相關儲備救災物資已經調運,應急避難場所已提前開放,危險區域人員已提前轉移安置。

截至16日21時,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區)共緊急轉移安置和避險轉移124.9萬人。截至16日11時30分,廣東省、市、縣各級共派出6384個工作組趕赴台風影響重點區域,開放應急避難(護)場所1.1萬個,發放帳篷6384頂、折疊床7292床等物資。目前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消防總隊的2.4萬名官兵已攜帶特種救援裝備,抵達台風可能影響的地區和重點部位。廣東省消防總隊已到達陽江市抗台前線,加強應急救援指揮。同時,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6個消防總隊的3000名消防官兵已集結完畢,做好增援准備。據應急管理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應急管理部已經布置中央救災物資福州、長沙、南寧、昆明等儲備庫加強應急值守,做好中央救災物資調運准備。此外,為全力防御超強台風“山竹”,商務部於16日凌晨1時啟動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二級應急響應,成立商務部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指揮部。此前,廣東、海南等省已採取積極應對措施,組織企業調集了一批糧油、蔬菜等商品貨源,確保市場供應充足、穩定。

16日晚,“山竹”逼近廣西。玉林市消防部門已緊急調配消防車、移動加油車、挖掘機、鏟車、應急通信車、應急發電車等120多輛應急搶險車輛,2.5萬多件套橡皮艇、沖鋒舟、無人機、救生衣、救生拋投器等裝備,形成應急聯動機制,隨時待命。

“山竹”9月16日從香港南部海域掠過,香港特區政府各部門沉穩應對,未發生重大災情,但多個低窪地區遭到水浸,部分樓宇受損,全港海陸空交通大受影響,共有213名市民在風暴期間受傷並到急診室求診。特區政府民政事務總署在全港各區開放48個臨時庇護中心,共有1219人入住。在港島東部臨海區域杏花村,台風將放置在海旁的沙包全部吹散,水深及膝,消防員徒步進入杏花村救援。“山竹”引發的風暴潮也給鯉魚門及大澳等低窪地區帶來嚴重水浸,特區政府第一時間派救援人員協助村民撤離,並安排老人入住庇護中心﹔有居民及商戶做足防風措施,加裝擋水板,或堆沙袋防水浸。

澳門民防架構15日晚啟動,社工局同步開啟16個避險中心。截至16日19時,民防行動中心共錄得182宗事故和15人受傷報告,目前仍有2萬戶居民停電,市面大致穩定。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16日傍晚在民防行動中心召開當天第三度跨部門會議,聽取民防架構成員和相關部門代表匯報各項台風應對工作的最新進度,指示在情況許可下盡快搶修。

港珠澳大橋扛住16級台風

部分航班也將於17日陸續恢復正常運作

受“山竹”影響,廣西南寧吳圩國際機場16日往返廣東、海南、福建以及港澳地區、東南亞多地航班取消,截至15時,該機場取消航班計劃85架次,約佔日均航班量的1/4﹔南航北方分公司也取消了當日沈陽—香港、沈陽—深圳、沈陽—珠海、沈陽—三亞、沈陽—廣州的全部往返航班以及沈陽—海口部分往返航班。

而隨著強台風“山竹”影響逐步減弱,香港天文台16日晚7時40分將十號颶風信號改為八號東南烈風或暴風信號。香港多家航空公司表示,部分航班將於17日陸續恢復正常運作。17日10時起,廣東省內京廣高鐵、廣深港高鐵、杭深鐵路、貴廣鐵路動車組,廣深城際、廣珠城際、莞惠城際動車組,廣九直通車恢復開行﹔海南環島高鐵恢復正常開行﹔廣州、深圳地區普速旅客列車恢復開行。

為應對台風“山竹”,從15日開始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已啟動Ⅰ級響應。目前有83位工作人員在橋上值守,非值守人員已於15日19時全部撤離至安全場所。同時為保障大橋安全,橋區水域上下三海裡之內船隻已清空,保持安全距離。另外,在其附近已安排兩艘大馬力拖輪,做貼身保護。以防止一旦有個別船舶走錨時能及時處理,避免其撞向大橋。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局長朱永靈表示,現場情況一切正常,將按照工作部署繼續做好防台值守工作。

在台風登陸前的16時41分,港珠澳大橋氣象監測系統顯示橋區降雨類型為大暴雨,風速40米/秒(13級)。此時,全線供配電系統高低壓運行正常,各泵狀態正常。大橋監控信息顯示大橋安全、正常,監控數據顯示橋上測到瞬時最大風速55米/秒(16級),索力、位移、震動監測都在設計范圍內。

澳門旅游局呼吁所有旅行社在台風過后充分評估住宿、膳食及交通情況,如非必要不應接待旅行團,以保障旅客安全及不影響澳門在台風過后的一切善后工作。全澳娛樂場於15日23時起暫停所有博彩活動。民防中心將評估台風后的全澳整體狀況,在確保市民及各方人士安全情況下建議娛樂場重新恢復對外開放的時間。這是澳門娛樂場首次暫停所有博彩活動。

(本報記者 王萌、陳勁鬆、陳然、蘇寧綜合本報和新華社消息)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8年09月17日 第 04 版)

(責編:施麟、賀迎春)

環保要聞